九月岭霜高,乡心正郁陶。
龟逢贺监解,琴向子期操。
雁语连归路,猿啼近客舠。
谁知老缝掖,还有赠绨袍。
注释:
九月:秋季,九月是深秋的季节。
岭霜高:山岭上的霜很浓。高:指高耸。
乡心正郁陶:乡愁的心情正苦闷难解。郁陶:忧愁的样子。
贺监:贺知章,唐代诗人。
子期操: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第二段。
雁语连归路:大雁在秋天飞向南方,所以人们说“雁书传信”。这里借指书信。
猿啼近客舠:猿猴叫得声音凄切而哀婉,好像是在给远行的客人送行。舠:小舟。
縕: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深秋时节,远离家乡,客居异乡的所见所感。全诗以抒情为主,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
首句写自己远在他乡,身临异境,时值深秋,天气渐凉,故有“九月初霜高”之感。“岭寒高”,点出深秋时节;又以“正”字领起下文,说明自己此时心中充满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次句直抒胸臆,写自己的乡思之苦。“乡心正郁陶”,就是乡愁之情郁塞、缠绕,难以排遣之意。这四字,概括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全部感受。
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前一句“乡心正郁陶”的具体化。“龟逢”、“子期操”均典出《列子·汤问》:相传古琴圣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长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空山!”伯牙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人遂用“伯牙绝弦”或“破琴绝弦”来比喻因极度悲伤而断绝音声。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明:我与知己(子期)虽不能常相聚,但音声不绝,彼此心灵相通,如同高山流水一般,因此,即使听到雁书传来的消息,也如闻其声,见其人,并不感到陌生,反而倍感亲切。这两句中,“龟逢”、“子期操”都是典故,但诗人巧妙地将它们嵌入诗句之中,既显示了自己的学识和才气,又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进一步抒发自己的乡思之情。“雁语连归路”,意思是说大雁鸣叫着向南飞去,好像在给远方的人传递消息;“猿啼近客舠”,意思是说山间的猿猴叫声凄切悲凉,好像是在为远行的客人饯别。这四句诗通过“雁”、“猿”这一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羁旅之思。诗人由“雁语”、“猿啼”联想到“归路”和“舠”,从而更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自己的主观感情出发,设想对方对自己的深情厚谊:“谁知老缝掖,还有赠绨袍?”意思是说:谁能想到我这个年迈之人,还蒙受你如此深厚的情谊呢?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和真挚感情。
此诗一洗初唐绮靡浮艳之风,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充分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