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罢月已上,僧扉向月开。
天际微云净,风前晚汐来。
扫石对趺坐,灭烛临高台。
好添筇笠影,相伴夜窗梅。
诗句逐句释义
- 岩上人庵玩月:在山岩石上的寺庙中赏月。
- 钟罢月已上:当钟声响起时,月亮已经升起。
- 僧扉向月开:僧人的庙门朝向月亮开启。
- 天际微云净:天空中的薄云已经消散。
- 风前晚汐来:夜晚的潮水来临,伴随着风声。
- 扫石对趺坐:清扫石头,然后坐在一块石头上盘腿打坐。
- 灭烛临高台:熄灭蜡烛,走到较高的平台上。
- 好添筇笠影:好让拄杖和斗笠的影子一起,增添一些趣味。
- 相伴夜窗梅:与夜幕下窗边的梅花相伴。
译文
当钟声响起时,月亮已经升上夜空。僧人们打开了面向月亮的门。天色晴朗,云朵渐渐散去。晚上的潮水涌来,伴随着凉风。我在石上坐下,点亮蜡烛,走向高处的平台。为了增添乐趣,我拿起了拄杖和斗笠,它们的影子也随之摇曳。夜静悄悄的,我伴着窗边的梅花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赏月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宁静、美丽的景象。诗中的“钟罢月已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僧扉向月开”则展现了僧人对月亮的敬仰之情。“天际微云净”和“风前晚汐来”则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动作(如“扫石”、“灭烛”、“临高台”)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