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山从何处飞,飞来只恐又飞归。
清泉怪石明头角,野草闲花耀羽衣。
四面刚风吹迸力,万年天柱立无依。
望中不独渠阳胜,䞉有安边镇远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靖州飞山的描绘,赞美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首句“不识山从何处飞”,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飞山神奇之处的惊叹。这里的“不知”并非表示无知或迷茫,而是对飞山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一种表达。

“飞来只恐又飞归”,进一步强调了飞山的变幻莫测。飞山仿佛是一只自由的鸟儿,随时准备展翅飞翔,但又时刻担心自己会再度回到地面。这种描写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飞山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由无拘的向往。

第三句“清泉怪石明头角”,通过描绘飞山脚下的清泉与怪石,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清泉潺潺,如同飞山的灵魂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怪石峥嵘,犹如飞山的骨骼支撑着这座大山。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飞山独特的风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四句“野草闲花耀羽衣”,诗人将飞山上的野草和闲花比作羽毛,这不仅赋予了这些自然元素以生命,更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这种比喻使得飞山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仿佛是一位美丽的舞者在翩翩起舞。

第五句“四面刚风吹迸力”,描述了飞山周围强劲的风力,似乎要将它吹得四散而去。然而,正是这种力量使得飞山更加坚韧不拔,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有对英雄精神的颂扬之意。

第六句“万年天柱立无依”,则进一步强调了飞山的高耸入云之姿。它如同一根巨大的柱子,屹立在天地之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飞山的雄伟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伟大事物的独特见解。

最后一句“望中不独渠阳胜”,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虽然飞山在高处俯瞰时显得更为壮观,但诗人认为更重要的是飞山的内在价值。这种评价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飞山的描绘,展现了飞山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飞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诗意之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