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沅城七里遥,谁栽松树满兰皋。
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
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
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

【注】乔松:指松树。

沅城:古地名,在今湖南省芷江县北。兰皋:水边平地,此处指沅城附近的河滩。丁生:指男子的发髻。衰鬟:形容鬓发花白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情怀。

首联“东去沅城七里遥,谁栽松树满兰皋”,开篇就以“东去”点明位置,接着用“七里遥”来渲染气氛,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宏大的背景。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松树,而是先从远眺的角度写起,让读者产生一种期待感。接下来用“谁栽”二字一转,将焦点转移到了松树上,表现出诗人对松树生长之地的好奇和喜爱。同时,也暗示了松树的生长环境恶劣、不易培育的特点。

颔联“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特性。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松树比作“冰霜”和“铁石”,既写出了松树的坚韧不拔,又突出了它高大挺拔的形象。同时,“千年古”和“百尺高”两个词语,更是将松树的生长时间之长和枝干的高耸入云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则将松树的形态特征与自然界的景象联系起来,赋予了松树以生动的形象。这里的“影落”、“声驱”等词语,既展现了松树的静态之美(如影子)、动态之美(如声音),又通过这些词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松树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尾联“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在这里,“我”指的是诗人自己,“衰鬟换绿毛”则形象地描述了岁月流逝、人老珠黄的过程。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年华难驻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年华易逝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