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荆山郢水雄,徜徉山水得相从。
久知龙非池中物,暂喜鸿留雪里踪。
诗就劳公投白璧,缶鸣容我次黄钟。
于今咫尺成胡越,何况天门隔九重。
【注释】
寄世昌王先生:写给王世昌。复用前韵:重用前面所押的韵。
最爱:最喜欢。荆山、郢水:均指楚地,在今湖北江陵附近。雄:壮丽。徜徉:徘徊流连。相从:相互追随。龙非池中物: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士,不能长期沉滞于小环境之中。暂喜:暂时高兴。鸿留雪里踪:大雁留在雪中飞翔的踪迹,比喻远行或隐者。劳公:对别人的尊称。白璧:美玉。投:赠送。缶鸣:敲击瓦缶的声音。黄钟:古乐器名,用黄铜制成。次:比照,这里指以……为榜样。咫尺:极近的距离。胡越:春秋时,齐宣王使南夷之君入朝,其人问:“天子之地,方千里,众男同志十万人,故分以为三十国,诸侯受方以至于下杂,是何也?”《淮南子》作“胡越殊风”。此处借指南北距离遥远。九重:九天之上,形容天门高峻。
【赏析】
《寄世昌王先生》是一首酬赠诗,写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的欢乐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点题,说荆山、郢水雄奇秀丽,令人流连忘返;山水相从,意会得深长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王世昌的深情厚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写久别后的欣喜心情。诗人说,我早就知道蛟龙不是池中的生物;所以这次有幸与世昌先生欢聚,真是令我欣喜若狂。
颈联说自己虽然只是敲着瓦缶唱几句曲子,但是也能自娱自乐,并且能与世昌先生比肩;而自己却像被关在九重的天门里一样,不能自由往来。
尾联说,如今我们虽隔了九重的天门,但咫尺之间,仍可成为朋友;况且我们还有很长的相聚时间,何必担忧呢?
这首诗写得豪情满怀,气势不凡,既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真挚友谊,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