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事君子,止愿同餔糜。
丈夫志万里,一别几经时。
山川修以阻,会面安可知。
妇姑相对守,菽水甘如饴。
多谢邻家妇,测我心所私。
堪恨里中少,谓我心可移。
妾心谅匪石,一死安足辞。
舍生以明志,千载令人悲。
郑烈妇
结发事君子,止愿同餔糜。
丈夫志万里,一别几经时。
山川修以阻,会面安可知。
妇姑相对守,菽水甘如饴。
多谢邻家妇,测我心所私。
堪恨里中少,谓我心可移。
妾心谅匪石,一死安足辞。
舍生以明志,千载令人悲。
【注释】
- 结发:古代女子十五岁束发为髻以示成人,此处指结婚。
- 君子:对别人的谦称,这里指丈夫。
- 餔糜(wěi mi):古代的一种饮食方式,将米饭和菜一起煮好,用筷子夹起食用,类似于现在的粥。
- 丈夫志万里:丈夫有远大的志向,意即男子汉应该有雄心壮志。
- 一别几经时:离别已久,时间漫长。
- 山川修以阻:山河阻隔,形容路途遥远。
- 会面安可知:见面的可能性很小,无法预测。
- 菽水:豆类做的饭,泛指粗劣的饮食。
- 谢:感谢。
- 邻家妇:邻居家的妇人,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妻子或者其他人的妻子。
- 测:猜透、明白。
- 里中少:村里的人不多。
- 妾心谅匪石:我的心意坚定如石,不会改变。
- 一死安足辞:如果为了信念而死,那也是值得的。
- 舍生以明志:为了明确自己的志向而牺牲生命。
- 千载令人悲:这样的事迹千百年来令人感慨和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殉难妻子的诗作。郑烈妇在丈夫出征期间,坚守家庭,与丈夫共度艰难岁月,最后因丈夫战死沙场而悲痛欲绝,选择了以死明志的悲剧性结局。全诗通过描述郑烈妇的生活琐事,展现了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和敬佩之情。
首句“结发事君子,止愿同餔糜”描述了郑烈妇嫁给丈夫后,生活虽然艰苦,但夫妻两人共同度过,相依为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艰辛。这句诗体现了郑烈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丈夫的忠诚。
第二句“丈夫志万里,一别几经时”则描绘了丈夫的雄心壮志和他与郑烈妇分别的痛苦。这句诗突出了丈夫的英雄形象和郑烈妇对他的深情牵挂。
接下来的四句“山川修以阻,会面安可知。妇姑相对守,菽水甘如饴”,进一步描述了郑烈妇的家庭生活和内心感受。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郑烈妇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对女性角色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多谢邻家妇,测我心所私。堪恨里中少,谓我心可移”则是郑烈妇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她感激邻居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丈夫忠贞不渝的情感。然而,她也感到遗憾和无奈,因为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并不理解。这句诗揭示了郑烈妇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的几句“妾心谅匪石,一死安足辞。舍生以明志,千载令人悲”则是郑烈妇对自己选择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她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毫不畏惧。她的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通过对郑烈妇生活琐事的描述和对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丈夫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