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际,贤豪本代兴。
之子挺灵异,匹练应初生。
童龄擅芳誉,弱冠扬徽称。
操瑟竟难合,明经待晚成。
遇我闽海曲,示我郢中声。
训士力崇古,何嫌世俗轻。
游扬渐以广,乘时起令名。
终当策高足,万里扬前旌。
【注释】
吴楚东南际,贤豪本代兴:吴国和楚国是东南方向的大国,贤能豪杰在这里兴起。
之子挺灵异,匹练应初生:你这个人很出众,就像一匹初生的细绢。
童龄擅芳誉,弱冠扬徽称:你的名声在儿童时就很有名,到了成年就闻名于世。
操瑟竟难合,明经待晚成:你善于操琴,但总是难以演奏得和谐;精通儒家经典,但还需要等待时机成熟。
遇我闽海曲,示我郢中声:遇到我弹奏闽海的曲子,让我听到郢中的声音。
训士力崇古,何嫌世俗轻:教导学生致力于弘扬古代文化,又何必嫌弃世俗之见呢?
游扬渐以广,乘时起令名:你的名声逐渐扩大,趁着有利时机扬名立万。
终当策高足,万里扬前旌:最终将指挥着高才远志的人,扬名千里,为朝廷效力。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受赠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
首联“吴楚东南际,贤豪本代兴”,点明受赠者的地域与背景,即吴、楚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的“贤豪”指的是那些有才华、有德行的人。而“本代兴”则表达了一种期望,希望这些贤豪们能在自己的时代里发扬光大,成为一代楷模。
颔联“之子挺灵异,匹练应初生”,则是对受赠者的赞美之词。这里的“灵异”指的是其独特的才能或品格,而“匹练”则是指细丝一般细腻而坚韧的品质。整句的意思是说,你是一个天生的英才,就像一匹细细的绸缎一样珍贵。这既表达了对受赠者天赋异禀的认可,也体现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颈联“童龄擅芳誉,弱冠扬徽称”,则是从受赠者的幼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来描绘其形象。这里的“芳誉”指的是美好的声誉,而“弱冠”则是指成年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整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名声从小就已经很好了,到了成年后更是闻名遐迩。这进一步强调了受赠者的优秀品质。
接下来四句“操瑟竟难合,明经待晚成”,则是从受赠者的个人能力来评价其未来的发展。这里提到了“操瑟”“明经”两个典故。“操瑟”原指弹琴,后来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意思。这里的“难合”则意味着受赠者在某些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炼和完善自己。而“明经”则是指精通儒家经典,这里则暗示了受赠者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才能施展才华。
然后五句“遇我闽海曲,示我郢中声”,则是从受赠者与自己的关系来展开。这里的“遇我”表示被自己遇到,“闽海曲”和“郢中声”分别指的是闽地的曲调和郢地的声音。整句的意思是说,你遇到了我在闽地,让我听到了你在郢地的音乐之声。这既表达了对受赠者才华的认可,也体现了两人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三句“训士力崇古,何嫌世俗轻”,则是对受赠者教育理念的评价。这里的“训士”指的是教育弟子,“崇古”则是指崇尚古代文化。整句的意思是说,你教育弟子时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又为什么嫌弃世俗之见呢?这既表达了对受赠者教育观念的支持,也体现了对他个人品质的认可。
尾联“游扬渐以广,乘时起令名”,则是对受赠者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这里的“游扬”指的是名声广泛传播,“乘时”则是指抓住时机。整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名声将会逐渐扩大,到时候你就能乘势而起,扬名千里了。这既是对受赠者未来的祝愿,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