轺车六月出炎荒,极目西南驿路长。
孺子亭前方祖别,滕王阁外又他乡。
琴囊书箧非天使,瘴雨蛮烟总夜郎。
剑引丰城牛斗气,杯沾湘泽芷兰香。
五溪疆域通殊服,六诏衣冠接越裳。
时听啼猿过楚峡,不逢回雁自衡阳。
云山在处皆王土,棫朴多年遍鬼方。
周室作人歌寿考,汉家求士待贤良。
文章谁解称司命,留滞余方困太行。
雌伏尔时甘守黑,骏图谬寄得飞黄。
黔中自古称遐俗,徼外于今息启疆。
罗网并收麟凤侣,干戈已易艺文场。
坐看茅茹征王国,兼采葑菲重帝廊。
荐士敢当车马锡,贤书亦欲有辉光。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二个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轺车六月出炎荒,极目西南驿路长。
- 轺(yáo)车是古代的一种轻便的马车,这里指的是出行用的车辆。“炎荒”指炎热的荒野,这里暗示作者正在经历一次漫长的旅程。“极目西南”表示作者放眼望去,看到远处的西南方向是连绵不断的道路。
- 孺子亭前方祖别,滕王阁外又他乡。
- “孺子亭”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地标,“方祖别”意味着刚刚告别了祖先。“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建筑,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这里指的是滕王阁之外也是另一个新的环境。
- 琴囊书箧非天使,瘴雨蛮烟总夜郎。
- “琴囊”和“书箧”都是中国古代用来装载书籍和乐器的容器。“非天使”表示这些物品不是来自天上的使者。“瘴雨蛮烟”形容的是南方多雨潮湿,瘴气重的环境。“总夜郎”可能是对当地环境的描绘,暗指作者身处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
- 剑引丰城牛斗气,杯沾湘泽芷兰香。
- “丰城”可能是一个地名,“牛斗气”指的是星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之间的力量。“湘泽”指的是湖南的沼泽地带,“芷兰香”则是指湖南地区的特产——香草和兰花的香气。
- 五溪疆域通殊服,六诏衣冠接越裳。
- “五溪”和“六诏”都是古代对南方地区的一种称呼。“殊服”指的是不同的服饰风格。“接越裳”可能是在描述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可能是指在某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两地的人们穿着相同的服饰。
- 时听啼猿过楚峡,不逢回雁自衡阳。
- “啼猿”指的是猿猴的哀鸣声,“楚峡”可能是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峡谷。“回雁”通常指的是大雁南飞,而“自衡阳”则表明作者是从衡阳出发,沿着湘江向北行进。
- 云山在处皆王土,棫朴多年遍鬼方。
- “云山”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王土”在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土地或者国家的领土。“棫朴”是一种树木,“鬼方”是古代对西方的一个称呼,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地域。
- 周室作人歌寿考,汉家求士待贤良。
- “周室”指的是古代的周朝,“作人歌寿考”可能是指周代的人赞美长寿。“汉家”指的是汉朝,“求士待贤良”可能是在汉朝时期,人们寻找贤才并期待他们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 文章谁解称司命,留滞余方困太行。
- “文章”可能是指文学才华,“谁解”表示谁能理解或者胜任这个任务。“司命”在这里可能是指掌管命运的仙人或者是某种神秘的力量。“留滞余方困太行”可能是在描述作者目前的处境,即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在某个地方,感到困难重重。
- 雌伏尔时甘守黑,骏图谬寄得飞黄。
- “雌伏”在这里可能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雌性动物处于休憩状态,另一方面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暂时隐居避世。“骏图谬寄得飞黄”可能是在说作者的才能和抱负被误用或浪费了。这里的“飞黄”可能是指一匹快马,象征着速度和机会。
- 黔中自古称遐俗,徼外于今息启疆。
- “黔中”和“徼外”都是古代对中国南方地区的两个不同概念。“遐俗”表示遥远的地方风俗,“息启疆”则是说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安定下来,不再有战争和动荡。
- 罗网并收麟凤侣,干戈已易艺文场。
- “罗网”在这里可能是比喻性的用法,表示捕捉或者控制。“麟凤侣”指的是麒麟和凤凰一类的动物,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干戈已易艺文场”可能是在说战争已经被平息,文人学者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和交流。
- 坐看茅茹征王国,兼采葑菲重帝廊。
- “茅茹”和“葑菲”都是农作物的名称,分别指的是茅草和豆角。“征王国”指的是征战或扩张领土的行动,“帝廊”在这里可能是指帝王的宫殿或朝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在等待时机,准备参与国家的大事。
- 荐士敢当车马锡,贤书亦欲有辉光。
- “荐士”表示推荐人才,“车马锡”指的是赏赐给有功之人的车马和金钱。“贤书”指的是优秀的著作或论文,“辉光”表示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赞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