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太守济南客,夜发双旌摇海月。
城头箕尾超天河,城外征人吹曙笛。
父老扶杖前致辞,太守此去人皆知。
内史亲传大官馔,野人共拜甘棠祠。
黄霸功名何足数,公车诏入凤凰池。

诗句原文:

襄城太守济南客,夜发双旌摇海月。    
城头箕尾超天河,城外征人吹曙笛。    

译文
卢楠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济南的官员——襄城太守,夜晚出发时,他挥舞着两杆大旗,如同海天之间摇曳的月亮一样引人注目。在城墙之上,象征着星象的箕星和尾星高挂在天际,宛如跨越天河,而城外的士兵们正吹响嘹亮的晨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图景。首句中的“襄城太守”,即指那位来自济南的官员,他的形象既显得威严又不失文雅。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夜发双旌摇海月”和“城头箕尾超天河”等意象,将这位官员的出行场景与浩瀚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意境。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星宿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箕星和尾星分别代表着南方和北方,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分界线,同时也代表了阴阳五行中的对立统一。通过将这一象征性的元素融入诗中,作者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层的哲理意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仕途的期许。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天文、地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