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树开五叶,轮风发光绮。
圆公栖碧岩,戒得清莲蕊。
延我诸天竺,说法双树底。
玄谈莽浩旷,恒河沙弥弥。
十年始镜彻,澄心见秋水。
静卧薜萝寒,彷徨夜中起。
仰视天汉端,凉月挂玉垒。
魂清境亦寂,万虑俱颓靡。
顾彼下世士,纷华竞乡里。
何如虎溪客,妙悟参禅理。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宝树开五叶,轮风发光绮。
圆公栖碧岩,戒得清莲蕊。
延我诸天竺,说法双树底。
玄谈莽浩旷,恒河沙弥弥。
十年始镜彻,澄心见秋水。
静卧薜萝寒,彷徨夜中起。
仰视天汉端,凉月挂玉垒。
魂清境亦寂,万虑俱颓靡。
顾彼下世士,纷华竞乡里。
何如虎溪客,妙悟参禅理。
诗句解读:
- “宝树开五叶,轮风发光绮”:比喻佛法如同盛开的莲花,光芒四射。
- “圆公栖碧岩,戒得清莲蕊”:形容修行者在清净的环境中修炼,如同莲花般纯洁。
- “延我诸天竺,说法双树底”:表示佛教的教义如同大树一样深厚,值得我去聆听学习。
- “玄谈莽浩旷,恒河沙弥弥”:形容谈论佛法时思想广阔无垠。
- “十年始镜彻,澄心见秋水”:形容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心境变得清澈明净,如同秋天的水一样纯净。
- “静卧薜萝寒,彷徨夜中起”:描绘出修行者夜晚寂静地坐着沉思的形象。
- “仰视天汉端,凉月挂玉垒”:描写夜晚仰望天空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魂清境亦寂,万虑俱颓靡”:形容内心的宁静和外在环境的寂静。
- “顾彼下世士,纷华竞乡里”:对比自己与世俗之人的不同,强调修行者超脱红尘。
- “何如虎溪客,妙悟参禅理”:赞美那些像虎溪禅师一样悟性好的人,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佛教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佛教的一次深情致敬,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诗中通过对佛法的描述和自己的修行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高远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的重视和佛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