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富华实,履道固其常。
颜笑破秋日,罄折如春阳。
有时发幽微,珠玑尽辉光。
室中列俎豆,堂上罗圭璋。
鸣琴一再弹,清风惠时芳。
玄沉亮高节,变化信无方。
瞻望阔璇仪,悲啸愁我肠。

奉赠李于鳞宪副之陜西三首 其三

注释:

鸿儒:博学之士。富华实:富有才华和实际能力。履道:遵循道德。固其常:坚持自己的原则。颜笑破秋日,罄折如春阳:脸上的笑容像秋天一样灿烂,声音清脆如同春天的阳光。有时发幽微,珠玑尽辉光:有时能洞察事物的深处,就像珍珠一样闪耀着光辉。室中列俎豆,堂上罗圭璋:家里摆放着精美的餐具,厅堂里陈列着珍贵的玉器。鸣琴一再弹,清风惠时芳:再次弹奏琴声,清风送来了芬芳的气息。玄沉亮高节,变化信无方:性格深沉、稳重、高洁,处事有变通之处。瞻望阔璇仪,悲啸愁我肠:仰望天空辽阔的星图,内心感到悲伤和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于鳞这位陕西宪宗李泰基(即后来的唐懿宗)时期的贤相的赞美。诗中的“鸿儒”指的是博学多才的士人,“履道”则是指他遵循道德的原则。诗人通过描绘李于鳞的外貌和气质,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高尚品格。

“颜笑破秋日,罄折如春阳”这两句诗描绘了李于鳞脸上的笑容像秋天那样灿烂,声音清脆如同春天的阳光。这里的“颜笑”指的是他的笑容,而“秋日”和“春阳”则分别象征着他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温暖和愉悦。

“有时发幽微,珠玑尽辉光”这两句诗表达了李于鳞有时候能够洞察事物的深奥之处。这里的“幽微”指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而“珠玑”则是一种美玉,象征着珍贵和光彩照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赞美了李于鳞的智慧和洞察力。

“室中列俎豆,堂上罗圭璋”这两句诗描绘了李于鳞家中摆放着精美的餐具和厅堂里陈列着珍贵的玉器。这里的“俎豆”指的是祭祀用的器具,而“圭璋”则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仪用品。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李于鳞家世显赫的身份和他对文化的热爱。

“鸣琴一再弹,清风惠时芳”这两句诗描绘了李于鳞再次弹奏琴声的场景,以及清风送来的芬芳气息。这里的“琴”指的是古琴,是一种高雅的乐器,而“清风”则象征着清新的空气。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李于鳞音乐才能的赞赏以及对他人格魅力的钦佩。

“玄沉亮高节,变化信无方”这两句诗表达了李于鳞性格深沉、稳重、高洁,并且处事有变通之处。这里的“玄沉”指的是深沉,“亮高节”则是指高洁的品质,而“变化信无方”则意味着他在处理事情上有灵活多变的能力。诗人通过这句话赞美了李于鳞的性格特点和处世之道。

“瞻望阔璇仪,悲啸愁我肠”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辽阔的星图,内心感到悲伤和忧愁。这里的“瞻望”指的是仰望,“阔璇仪”则是指广阔无垠的天空星座。诗人通过对天空星座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李于鳞的敬仰之情以及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