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万里高,海水万里流。
感此慷慨士,飘䬙顺风游。
明珠多按剑,久玩知自浮。
萧艾岂不芳,兰𦶜良见羞。
得志信须臾,展旆西石楼。
念彼席上珍,硌磥行当收。
还节汾晋间,冠盖前云浮。
【注释】
昆仑:山名,在今青海。万:极言其远。海水:泛指江河。
飘䬙:形容风势很大。顺风游:随风而游。
按:触,碰击之意。
萧艾:两种草名,皆为香草。
兰𦶜:即兰蕙。
得志: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抱负。须臾:片刻,很短的时间。
石楼:地名,在今陕西省。
硌磥:磨石,借指官位或权力。行当收:应该得到回报。
汾晋:二省的并称,这里泛指地方。
冠盖:指显贵人物的车马和仪仗,这里指官职高的人。云浮:比喻显赫一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昆崙万里高”起句,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画卷。然后写李于鳞的豪迈气概:“感此慷慨士,飘䬙顺风游”,既写出了李于鳞的豪爽性格,又暗含对朋友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三句“明珠多按剑”,是说李于鳞像明珠一样光彩照人,他手握宝剑,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力。第四句“久玩知自浮”,进一步赞美了李于鳞的才华出众,久经沙场,已能从容不迫应对一切。“萧艾岂不芳”四句,诗人劝慰友人不必留恋权位、地位,要时刻准备为国立功。“得志信须臾,展旆西石楼”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最后两句“念彼席上珍,硌磥行当收”,是说李于鳞虽然已经离开,但那些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人,仍然会感激他的恩德;而他离去的地方,也一定会因为有了李于鳞这样的人才而更加荣耀。
这首诗以“奉赠李于鳞宪副之陜西三首其一”为题,可见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对李于鳞的敬慕和对他的祝愿。李于鳞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人,他胸怀大志,志向远大,而且有着卓越的才能,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作者对他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祝福。这首诗语言质朴而真挚,充满了热情和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