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张宴会,桃李沓众芳。
微辞吐椒兰,穆如清风扬。
东序理瑶瑟,西清弄雕簧。
长歌遏流云,四座无高倡。
离思动颜色,杯酒空激昂。
怅望登高台,痛毒我肝肠。

【注释】

清夜张宴会:清,寂静;张,铺陈。宴会,指宴饮聚会。桃李:桃花和李花,泛指春天的花。

东序:西序的对称。东序即东房,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瑶瑟、雕簧:都是乐器名。瑶瑟,美玉制的琴;雕簧,用金丝装饰的弦乐器。

长歌遏流云:长歌,这里指高唱;遏,阻止;流云,飘浮的云彩。

四座无高倡:四座,指在座的宾客;倡,歌舞的人,这里指歌女。

痛毒我肝肠:痛,疼痛;毒,剧烈;肝肠,指心肠。

【译文】

深夜举行宴会,桃李花盛开,众芳争艳。

微言婉转,如同吐出椒兰一样芳香;语气庄严而肃穆,如清风拂过一般。

东边房间里奏乐理瑶瑟,西边清幽处弹响雕簧。

高唱长诗止住了飘荡的云雾,座中四位朋友没有歌舞的佳人。

离愁别绪触动了容颜,饮酒也空然激昂慷慨。

怅然遥望登高台,悲痛欲绝肝肠都痛裂。

【赏析】

这首诗作于嘉靖二年(1523),时年王世贞49岁。他与好友李攀龙同入仕途后,两人志同道合,相互切磋,成为一代文坛巨匠。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相继被罢官,从此天涯相望。此诗为王世贞在谪居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李攀龙遭难的同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清夜张宴会,桃李沓众芳”,开篇即点明时间——清夜。“张”是铺陈的意思,“筵席”在这里指的是宴会。“桃李”代指春花,是古人常用来比喻贤才的美称。这一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盛况景象,群芳簇拥,春意盎然,正是文人雅士畅叙友情的好时机。

“微辞吐椒兰,穆如清风扬”,接下来笔锋一转,转入正题——“微辞”。这里的“微辞”可以理解为委婉含蓄的话语,也可以理解为隐晦的言辞。“吐”字表明了话语的表达方式。“椒兰”是一种香料,常用来比喻美德或美好的言辞。“穆如清风扬”则形容了说话人的态度——庄重而又和风细雨,让人感到亲切而不生硬。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说话人的谦逊态度和高雅气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东序理瑶瑟,西清弄雕簧”,接着又回到了宴会的场景。“东序”、“西清”分别指东房和西斋,是古代官员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官场和政务。“瑶瑟”和“雕簧”分别是两种精美的乐器,前者用玉制成,后者用金丝装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忙碌和对艺术的热爱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长歌遏流云,四座无高倡”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氛围。“长歌”表示歌声悠扬持久;“遏流云”意味着歌声能止住流动的云彩,形象地表现出歌声的强大魅力。然而,尽管歌声动听,但座中却没有歌女助兴。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也隐含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离思动颜色,杯酒空激昂”,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离思”指的是离别之情;“动颜色”则是指情绪激动到无法抑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痛苦和失落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友情和事业的执着与不舍。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艺苑卮言》:“此篇亦凄恻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