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乐矣,自春徂秋。
高人用息,志士乃愁。
终风急雨,恐撼吾楼。
楼有真人,邈不可求。
求而得之,泛我轻舟。
三山何许,垂老一游。
石川野航,曰予销忧。
龙骧虎变,挟小九州。

【注释】

徂:往,指时间流逝。

终风急雨:犹言风雨交加。

邈不可求:邈然高远,难以企及。邈,远也。

泛我轻舟:使我乘轻舸顺流而下。泛,浮游、飘浮的意思。

三山何许:指传说中的蓬莱三岛,即方丈、瀛洲、壶梁三座仙山的简称。

石川野航:泛指在石川上航行。野航,野路航行。

龙骧虎变:形容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的样子。骧,马昂首欲奔的样子;虎变,《易经》“乾”卦六五爻辞:“或跃在渊,无咎。”王弼注:“龙,象也。虎,象也。龙者,以形似马而用其体也。虎者,以形似犬而用其实也。今人见马之健美,故谓之马;见犬之勇力,故谓之虎。此皆物之相似,不思其所以然者也。夫马之为马也,不若犬之为犬也。”这里比喻英勇善战之士。

挟小九州:意谓胸怀天下,治理国家。挟,怀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述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来表现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全诗四句,第一句写诗人自春天到秋天的快乐生活,第二句写志士仁人往往忧心忡忡,第三句写风雨交加之时诗人的感慨,第四句写他虽不能如真人那样去追求,却仍想乘轻舟泛游三山,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是说,自从春至秋,我快乐得不知疲倦。从春天到深秋,整整一年过去了,诗人感到快乐得不知疲倦。这两句看似平常,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诗人在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后,仍然觉得快乐,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然而,这并非出于什么特殊原因,而只是因为他“自春徂秋”罢了。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自春徂秋”这个意象来表现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欢乐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在于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愉悦。

接下来两句,诗人感叹道,那些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往往心怀愁绪。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理想和追求的人。他们之所以忧愁,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这种忧愁源于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超越这些忧虑,而选择一种超脱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风雨交加之时的诗人心境。风雨交加,天气恶劣,给人们带来不便和痛苦。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样的暴风雨却成了他最好的休息方式。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他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也可以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他虽然无法像真人一样去追求,但仍想乘轻舟泛游三山的愿望。这里的“三山”,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也就是方丈、瀛洲、壶梁三座仙山的简称。诗人希望有机会能够像仙人一样去探寻那神秘莫测的仙境。同时,他也渴望能够在那里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理。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感所悟。他乘坐着轻舟沿着石川前行,一路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突然之间,他看到了一条巨大的龙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前方的敌人。原来,这条龙和虎都是英勇善战的战士,它们正准备带领着小九州的人们去征服更大的敌人。诗人由此联想到了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尽管他无法像真人一样去追求,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整首诗以诗人的内心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观。他既享受着生活中的快乐时光,又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