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恢大造垂深仁,九死老翁今七旬。
俯仰三才惭有身,人心为主道为宾。
败国亡家三孽臣,曰贪曰痴一曰嗔。
更迭为祟兴灾迍,浸淫六气来往频。
分张六贼常相因,迩来理摄偶不臻。
危机一堕与鬼邻,忽返灵根一线新。
再见区宇一芳春,出凡摆俗守尔真。
结庐京野披荒榛,探幽秉道收元神。
炼精炼气初浃辰,荡涤诸魔如扫尘。
清静无为游至淳,梦中如见三茅君。
手把丹书申复申,觉来知失桃花津,山灵不厌羲皇人。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恢恢大造垂深仁,九死老翁今七旬。
恢恢大造指的是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垂深仁是指大自然对万物的恩赐。九死老翁指的是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的老翁,现在已经活了七十年。这里的”老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比喻那些经历过苦难但依然坚强的人。俯仰三才惭有身,人心为主道为宾。
俯仰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惭有身表示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慨。人心为主道为宾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欲望和追求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真正的道理却往往是次要的。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欲望,”道”可以理解为道德、真理等。败国亡家三孽臣,曰贪曰痴一曰嗔。
败国亡家三孽臣指的是导致国家灭亡、家庭破碎的三种罪恶之人,分别为贪、痴和嗔(愤怒)。这里的”三孽臣”可能是诗人对历史上一些导致国家灭亡的人的讽刺。更迭为祟兴灾迍,浸淫六气来往频。
更迭为祟兴灾迍指的是灾祸不断发生,灾难连连。浸淫六气来往频指的是这些灾害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生活。这里的”六气”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六种气象,也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六种烦恼。分张六贼常相因,迩来理摄偶不臻。
分张六贼常相因指的是社会上的各种邪恶势力常常相互勾结。迩来理摄偶不臻表示这些势力的治理并不彻底,有时甚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里的”理摄”可以理解为治理、管理的意思。危机一堕与鬼邻,忽返灵根一线新。
危机一堕与鬼邻指的是在危难时刻,人们往往会感到无助,甚至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忽返灵根一线新表示在这种困境中,人们可能会重新找回自己的精神力量,重新振作起来。这里的”灵根”可以指人的本性、良知等,也可以指人的精神和信念。再见区宇一芳春,出凡摆俗守尔真。
再见区宇一芳春指的是再次见到美好的春天,出凡摆俗守尔真表示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坚守自己的本真。这里的”区宇”可以指世界、宇宙等,也可以指个人的内心世界。结庐京野披荒榛,探幽秉道收元神。
结庐京野披荒榛指的是在京城郊外结庐隐居,披荒榛指的是清除杂草,营造宁静的环境。探幽秉道收元神表示要探索深奥的道理,修炼自己的精神境界。这里的”元神”可以理解为精神、灵魂等。炼精炼气初浃辰,荡涤诸魔如扫尘。
炼精炼气初浃辰指的是修炼精气,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荡涤诸魔如扫尘表示要扫除各种邪恶势力,恢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里的”诸魔”可以指社会上的各种邪恶势力,也可以指人们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清静无为游至淳,梦中如见三茅君。
清静无为游至淳指的是遵循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达到一种淳朴的生活状态。梦中如见三茅君表示在梦中仿佛看到了道教仙人三茅君的指引和教诲。这里的”三茅君”是指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也代表着道家的思想和文化。手把丹书申复申,觉来知失桃花津。
手把丹书申复申指的是手中拿着道家的经典书籍,反复研读。觉来知失桃花津表示在梦中醒来后才发现梦中的情景已经消失,如同桃花盛开后又凋零一样。这里的”桃花津”可以象征梦境中的美好生活,也可以象征人生中的短暂和美好。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描述人物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道德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一些道教的元素,展现了道家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