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楼上翁,百年浑是病。
遭时或振步,颠沛干吾正。
中岁幸投簪,有物如造命。
择栖苦不早,乞湖何必镜。
吴兴逸老成,春秋迭觞咏。
从此作行窝,东南称独盛。
契哉文内史,绘楼孤且夐。
谓我居其中,怀葛失其静。
从此不复下,得酒歌明圣。
问余何所得,楼中有真性。

【注】

①“天生”:指天生楼的建造。翁:指老翁,这里指作者自己。②“百年”,指人的一生。③“遭时”,指遇到世事或世道。振步:迈着轻快的步伐。干吾正:与我的正当之道相违背。④“中岁”,中年。投簪,古代文人辞官归隐。有物如造命:意思是说,有一种事物像命运一样。⑤择栖苦不早,乞湖何必镜:意思是说,选择栖息的地方真不容易啊!到湖边去干什么用镜子?⑥吴兴逸老成:指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时的逸人。逸老成,超然物外。⑦“春秋迭”:《春秋》指《春秋三传》。觞咏:指在酒宴上赋诗。⑧“契哉”:表示赞同和称许。文内史:指汉代司马迁著《史记》时,为太史令,掌管文书记录。《史记》中有《天官书》,记载了天文星象与人间人事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著作。⑨“孤且夐”:孤独而遥远的样子。⑩谓我居其中:指神楼建在我心中。怀葛失其静:意为心怀葛布,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没有平静。怀葛,怀抱葛布,比喻有所执着。⑪不复下:不再下临,不再登高眺望。得酒歌明圣:得到了美酒,可以歌唱明君圣主。⑫问余何所得:为什么得到这些呢?楼中有真性:意思是说,神楼里面有着真实的精神。

【赏析】

《神楼记》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此篇写于神宗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谪黄州团练副使。此篇即是他贬居黄州期间所作。苏轼自认为生逢盛世,却屡遭贬迁,心中不平,故借题发挥,以“神楼”作比,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首句“天生楼上翁”,表明神楼是天生的,非人力所为。接着二句说:我这一生都处于困顿之中。“颠沛干吾正”,是说自己在政治上屡遭打击、挫折,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与前面所说“天生楼上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愤懑情绪。“中岁幸投簪,有物如造命。”意思是说:我在中年以后,才摆脱仕途的羁绊,专心著述。“择栖苦不早”,是说选择栖身的地方真是太困难了。“乞湖何必镜”,是说在湖边筑屋,又何必借用镜子来照呢?这一句是说,在湖边筑屋就够困难的了,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那面湖水呢?

接下来五句写诗人退居湖州后的生活。“吴兴逸老成”,吴兴,即现在的浙江湖州市;逸老成,指隐居逸乐的老者。“春秋迭樽咏”,“春秋”指《春秋》经;“樽咏”,指宴饮赋诗。这是说,在吴兴,我结交了许多逸乐之士,他们经常在酒宴上相互酬答诗歌,畅谈天下大事。

第六句“从此作行窝”,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东南称独盛”,是说东南一带的山水之美独步天下。这是说,从此以后我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享受东南山水之美。

最后两句是说:我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是因为心中有了神楼这座精神家园。“契哉文内史”是对前句的解释和说明;“绘楼孤且夐”是说神楼建筑在高处,它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全诗以议论为主,语言简练明快,感情深沉激扬,体现了苏轼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