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夕挂千寻影,彩凤朝闻十里音。
月夜风朝我曾见,太湖石畔藓痕深。
刘时用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词多表现了一种闲适淡泊的情怀。这首诗中,“苍龙夕挂千寻影,彩凤朝闻十里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而“月夜风朝我曾见,太湖石畔藓痕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苍龙夕挂千寻影,彩凤朝闻十里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在傍晚时分,苍龙的影子悬挂在空中,如同一条巨大的龙在空中舞动;清晨时分,彩凤的鸣叫声传遍千里,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苍龙”、“彩凤”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分别代表着权威与吉祥。它们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和人民的繁荣昌盛。
接着看第二句:“月夜风朝我曾见,太湖石畔藓痕深”。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月夜和风朝的时刻,我曾多次见过太湖石畔的景色。这里的“太湖石”是一种名贵的石材,它的形状奇特、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美感。而“藓痕深”则暗示了这种石头上生长着苔藓,岁月的痕迹使得它变得更加珍贵。
我们来看第三句:“月夜风朝我曾见,太湖石畔藓痕深”。这句诗同样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在月光洒满湖面的夜晚,微风吹拂着湖面,我曾多次见到过太湖石畔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太湖石”也是一种珍贵的石头,它的形状独特、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感觉。而“藓痕深”则进一步强调了太湖石的历史悠久和价值连城。
这首诗通过对苍龙、彩凤等神兽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通过对月夜、风朝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