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
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
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
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
【注释】
次高侍郎韵:指和高侍郎的诗相合的韵,即同韵。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
桑柘:桑树和柘树。阴阴:树木茂密的样子。
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
病馀:病后余下的体弱。
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
虫声、雁影:比喻秋天的蟋蟀叫和大雁南飞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夜晚寂静的环境。
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
西望:向西远望,指故乡。
【赏析】
首联“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写诗人站在村外,放眼望去,远处平沙如海,近处桑柘成荫,小路弯弯,似有若无,一片迷蒙。
颔联“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写诗人年事已高又身处他乡为客,疾病缠身又眼力衰退。这两句是说自己既已衰老,又客居异乡,加上疾病缠身,所以觉得眼前一切都变了颜色。
颈联“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写诗人听到虫鸣而想到秋天已经来到,看到大雁在寒空中飞行,知道天气寒冷。这里的“虫”、“雁”都是借代词,暗喻自己的孤独和漂泊之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末联“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写诗人望着天边的云彩,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西望”是指向西方眺望。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全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漂泊之状,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