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敌且搆患,我友之朔方。
朔方万馀里,金门郁煌煌。
下有避世士,大隐而诞章。
十年风尘深,寂寞中省郎。
食禄侏儒下,修身思何长。
我有薜荔裳,因子远寄将。
一以存苦节,一以昭不忘。

【注释】

强敌:指吐蕃。且:暂且,姑且。构:构陷。患:灾祸。我友:我之友人。之:往。朔方:古地名,这里代指吐蕃。万馀里:指吐蕃与唐的边界有上千里。金门:唐宫正殿名,这里借指朝廷。郁煌煌:形容辉煌灿烂的样子。避世士:隐居不仕的人。诞章:作诗以抒发志向。十年风尘深:指李道夫在边塞已十多年,为国效力,身历风尘。寂寞中省郎:指李道夫在京城任官已多年而未得升迁。食禄侏儒下:指李道夫地位低微。思何长:想什么好呢?我:指作者。薜荔裳:用薜荔(一种草本植物)的衣裳制成衣服。子远寄将:指将这种衣物送给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一:第一。存苦节:保存自己的高尚节操。一以昭不忘:以此昭示不忘。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友人李道夫赴阙赴任途中所写。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关怀以及对自己的自责反思。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豪放的气概和壮烈的情怀,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首联“强敌且構患,我友之朔方。”起笔点题,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诗。“强敌”指的是吐蕃,“构患”即构陷之患,意指吐蕃对大唐的威胁。然而,大唐有众多贤臣良将,如诗人所说:“我有薜荔裳,因子远寄将。一以存苦节,一以昭不忘。”他坚信大唐终会战胜强敌,收复失地。

颔联“朔方万馀里,金门郁煌煌”,描写了李道夫赴任的地点。“朔方”指的是唐代西北边陲地区,“金门”则象征着朝廷。这里的“煌煌”形容朝廷的辉煌壮丽。

颈联“下有避世士,大隐而诞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李道夫的赞美之情。“避世士”指的是那些隐居不仕的高洁之士,他们远离世俗纷扰,过着清静的生活。诗人认为李道夫正是这样的人,他虽然身处官场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不追求名利。

尾联“十年风尘深,寂寞中省郎。食禄侏儒下,修身思何长。”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李道夫的深深担忧和同情。他认为李道夫虽然已经为国奉献了十年,但仍然未能得到重用。同时,他也担心李道夫因为地位低下而感到自卑和沮丧,因此提醒他要保持高尚的节操,不要因地位卑微而失去自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朴实,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豪放的气概和壮烈的情怀。通过对李道夫的描绘和对他的劝诫,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