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
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
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
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
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注释】:
景风布南服:风景普照着南方的疆土。 晨曦射丹台:清晨的阳光直射在红色的宫殿台上。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威凤(凤凰)多么寂寞啊,千百年来只有自己徘徊。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它的鸣叫世人听不到,昔日的音乐和谐。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虞舜的庙宇已经荒凉冷落,岐山脚下也长满了野草。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孔雀和野鸟都感到时代变幻无常,人心叵测。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如今这个时代的人怎样呢,上天还没有发出喜鹊报春的声音。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于是有一只神牛,附托着凌驾在天子之阶上。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这首曲子不能终了,九州之地正闹哄哄、争争吵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凤凰,后六句写牛。首联“威凤”二字点明咏物对象——雄浑的凤凰。次联“契阔”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凤凰的无限感慨。“一千年只徘徊一次”,可见诗人对于凤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三四联写凤凰的鸣叫,声音宏大而悠远,但世人却听不到它的叫声,只能从古代的音乐中听到它的声音。五六联写凤凰的孤独,无人能懂它的心声、它的寂寞。最后二句“天还未鸣”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把天地比作一个舞台,凤凰就是主角,它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着一出大戏——《九歌》,但是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更没有喝彩声。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凤凰命运的概括和感叹。结尾两句“今时夫何如?天未呜喈喈”,以反问句形式出现,使读者产生疑问:现在的时代怎么样?为什么没有人听到《九歌》中的歌声呢?诗人在这里发出了时代的呼喊,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和对人民大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