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师大冒山,五千步骑凯歌还。
可怜今日山前月,又照漳南诸将坛。
南征二首其一
去年出师大冒山,五千步骑凯歌还。
可怜今日山前月,又照漳南诸将坛。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去年出师大冒山”: 描述的是在去年(指宋神宗熙宁四年)的一次军事行动中,大军冒着高山险阻出征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冒山”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行军之艰难。
- “五千步骑凯歌还”: 描述了军队的壮观景象——五千名步兵和骑兵凯旋而归,凯歌是胜利的象征,这里的凯歌意味着胜利的音乐,表现了战争的辉煌成就。
- “可怜今日山前月”: “可怜”在这里是感叹词,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而“今日”则特指当前时刻,结合上下文来看,可能是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光照射在山上的景象,引发对往事的回忆或感慨。
- “又照漳南诸将坛”: “漳南”指的是漳水南边的地方,而“诸将坛”可能是指将军们曾经扎营的地方,这里的月亮再次照亮了这些地方,象征着过去的将领们在战争中的英姿和功绩。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去年出征和今年夜晚的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过往战事的回忆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感怀。通过使用“凯歌”与“可怜”等词语,诗人不仅展现了战争的胜利,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艺术魅力。
结语: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次回顾,也是对英雄们的一次致敬。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历史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一种赞颂。这种对过去和现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