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雩西宅,城南古豫章。
水田春浸绿,云树晚拖黄。
菊圃兼书圃,农庄带墨庄。
求羊来曳履,吾与咏沧浪。

【注释】

1.雩西:指豫章郡。

2.南:指南方。

3.菊圃:种植菊花的园地。

4.农庄:指农家的庄园。墨庄:指墨客、文人的住所。

5.求羊来曳履:指孔子游历各国时,常常带着学生,他们一边走,一边吟诵《诗经》,孔子边走边听边教,学生们一边走一边跟着吟诵。

6.沧浪:指黄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豫章郡时的即兴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名人的仰慕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竹里雩西宅,城南古豫章”,以竹里的雩西宅起兴,点出诗人的游览地点。“雩西”是指雩县西面,“南”指南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竹丛中的雩西宅,远眺南方,看到了豫章郡。

颔联“水田春浸绿,云树晚拖黄。”诗人继续描写眼前的景色。诗人看到水田一片绿色,云树一片黄色,用颜色的变化来形容季节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颈联“菊圃兼书圃,农庄带墨庄。”“菊圃”是指种植菊花的园地,“书圃”是指种花的地方。“农庄”是指农家的庄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菊花园和书圃相连,农家的庄园和墨客的居所相映成趣。

尾联“求羊来曳履,吾与咏沧浪。”“求羊”是指孔丘,孔子经常到各地讲学,有时也带着学生一起游历。“曳履”是指孔子游历各国时,常常带着学生,他们一边走,一边吟诵《诗经》。“咏沧浪”是指孔子游历各国时,常常一边走,一边跟着吟诵,表示自己跟随他的意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孔子带着学生,一路走来,一边走一边吟诵,表达自己跟随他的意愿。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和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