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旧绕禁城流,菡萏开时满御沟。
翠盖拂波常带雨,红衣照水未逢秋。
风翻凉影鸳鸯浴,露湿寒香翡翠愁。
此处已看花似锦,何须远泛镜湖游。
【诗句释义】
奉天门外御桥东南,莲花盛开陪邹侍讲前往观赏。
玉泉溪水旧时环绕皇城,荷花盛开满溢御河。
翠绿色的荷叶常拂动波浪,红色花瓣照映水面未到秋。
风吹过清凉的影子鸳鸯戏水,露珠湿透翡翠叶子愁思。
此处已看花似锦彩,何须再去镜湖游玩。
【译文】
奉天门外的御桥东南边,有朵莲花开得正茂盛,邹侍讲陪着我去观赏。
玉泉水流经旧时的皇城,荷花盛开满溢御河。
翠绿色的荷叶常拂动波浪,红色花瓣照映水面未到秋。
微风吹来清凉的影子鸳鸯戏水,露珠湿透翡翠叶子愁思。
此处已看花如锦绣般灿烂,何必再远去镜湖游玩。
【赏析】
首联“奉天门外御桥东南,莲花盛开陪邹侍讲往观”,诗人用“奉天门”和“御桥”勾勒出京城的宏伟,同时点明了地点。接着写莲花盛开的景象,“邹侍讲”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他们一起欣赏这美景,增添了诗中的人文气息。
颔联“玉泉旧绕禁城流,菡萏开时满御沟”,描绘了玉泉溪水环绕皇城流淌的情景,以及荷花盛开满溢御河的景象。这里,“玉泉”和“禁城”都暗示了皇家的气息,而“菡萏”则特指荷花,通过这些元素,诗人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皇家园林图。
颈联“翠盖拂波常带雨,红衣照水未逢秋”,通过“翠盖”和“红衣”两个形象生动的词汇,诗人描绘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丽景象。其中,“绿盖”“红衣”都是对荷叶和荷花的形象化描述,而“常带雨”“未逢秋”则传达了一种动态美。这里的“带雨”和“未逢秋”不仅增加了诗意,也使得画面更具动感。
尾联“风翻凉影鸳鸯浴,露湿寒香翡翠愁”,则是对前文景色的进一步渲染。诗人将鸳鸯比作水中的游鱼,将翡翠叶比作荷花,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风翻凉影鸳鸯浴,露湿寒香翡翠愁”这两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嗅觉两种感官,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最后一句“此处已看花似锦,何须远泛镜湖游”,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满足和自豪,同时也隐含了他对远方未知美景的向往和期待。这种情感既显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揭示了他的人生态度——既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也要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