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诸彦侍明光,此日重登世爵堂。
白发尚堪陪宴饮,清时谁不羡鹓行。
门前柳亸春城色,座上花分御苑香。
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
【解析】
本首诗是诗人在宴集惠安伯府邸时,呈给省中旧僚的一首应酬之作。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热爱之情和对贤才的渴望之心。
第一句“早从诸彦侍明光”,是说诗人早先在朝廷担任过要职,曾侍奉过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句“此日重登世爵堂”是说今天又登上了官位显赫的朝堂。这里用了“世爵堂”这一典事,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这两句诗是全诗感情的基础,也是全诗的重点所在。
第三句“白发尚堪陪宴饮”,是说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能陪伴着宴会,饮酒作乐。这句是说诗人自己虽已衰老,但对朝廷还怀有一片忠心。
第四句“清时谁不羡鹓行”,这是全诗的警策之笔。诗人借用古代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清时”指清明的政治环境,“鹓行”指朝廷中的官员们。诗人用这个典来比喻自己,希望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能与朝廷中的官员们同列,一起为国尽忠报效。
第五、六两句描写宴会上的情景:门前柳树依依,映衬着春城的景色;座上的花分御苑的香,使人陶醉其中。这两句写宴会气氛的热闹,以及宴会地点的富丽堂皇。
最后两句:“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圣朝”即朝廷。这两句是说在朝廷上,有幸向皇帝进言献策,共同为皇上尽心尽力地效力。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出力的心愿,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愿望。
【答案】
译文:
早先曾在朝中担任过官职,现在又重新登上朝廷的官位。虽然年岁老了,但仍然可以陪伴着宴饮作乐。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谁能不羡慕像大臣们那样同列呢?门前杨柳依依,春城景色迷人,座位上百花齐放,散发出阵阵香气。很高兴能在圣朝里献计献策,一起为皇上尽心竭力地效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惠安伯府邸宴集时,呈给省中旧僚的应酬之作。诗中抒发了他对朝廷的眷恋之情,并表达了他渴望为国家献计献策的心愿。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和对贤才的渴望之心。
开篇“早从诸彦侍明光”,诗人用典自谦,表明自己早先就曾在朝廷担任过官职;“此日重登世爵堂”,则进一步表明诗人今天又重新登上了朝廷的官位。这里用了“世爵堂”这一典故,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感情基础,也是全诗的重点所在。
颔联“白发尚堪陪宴饮,清时谁不羡鹓行”,则是说年老体衰的自己,依然能陪伴着宴饮作乐。这里诗人用典自谦,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对朝廷还怀有一片忠心;“清时”指清明的政治环境;“鹓行”指朝廷中的官员们。诗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希望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能与朝廷中的官员们同列,一起为国尽忠报效。这两句既是诗人自述,也是对朝廷的一种期望。
颈联“门前柳亸春城色,座上花分御苑香”,描写宴会上的情景:门前杨柳依依,春城景色迷人;座上百花齐放,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两句既写出了宴会的气氛热烈而热闹,也写出了宴会地点的富丽堂皇。
尾联“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则是说庆幸能在圣朝里献计献策,一起为皇上尽心竭力地效力。诗人用典自谦,表明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官员,希望能为皇上尽心竭力地效忠。
此诗写得气势磅礴、意气风发,充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