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
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
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
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
诗句原文如下:
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
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
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
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
译文
京城西郊,已是几经秋色,若是非高士陪伴,又有谁来共赏?
无数楼阁随着我登高眺望,一片湖光山色让人应接不暇。
风雨乍起时天空晴朗有情意,烟尘未动使游客得以留连。
在酒宴上忽然吟诵出菊花的名句,定是那珊瑚被用作鱼竿上的装饰。
赏析
杨巍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京城西郊的景象。首句“京国城西几度秋”,开篇即点明主题——秋天,同时表达了对京城西郊景色变迁的感慨。接下来三句“若非高士共谁游”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只有高洁之士才能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怀。
诗中的“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两句,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千家楼阁、一片湖山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而“费应酬”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美景时的无奈之情,似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其美。此外,“风雨乍晴天有意”,不仅体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心情的起伏,既有惊喜也有忧郁。
结尾处,“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则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他仿佛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境界,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意味且意境深远。这种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向往,正是古代士大夫们常有的情感寄托。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和情感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