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乃达者,早岁向烟萝。
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
人来光水少,田傍帻山多。
醉后惟高枕,不闻种豆歌。

吾兄乃达者,早岁向烟萝。

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

人来光水少,田傍帻山多。

醉后惟高枕,不闻种豆歌。

赏析:

此诗是明代杨巍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吾兄乃达者,早岁向烟萝”通过描述阎漫川年轻时就具有远见卓识,展现了他早年的才华与智慧。这种描述不仅彰显了诗人对其的尊重,也预示了阎漫川未来在仕途上的成就。同时,“早岁向烟萝”暗示了他年轻时便已经洞悉世事,有着与众不同的洞察力。

第二句“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则直接面对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里用“世事今如此”来指代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而“浮名竟若何”则是对那些追求表面荣誉和地位的人的质疑,暗含了一种对名利看透的态度。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不仅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还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人来光水少,田傍帻山多”进一步描绘了阎漫川所处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光水”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水流,象征着纯净与美好;而“田傍帻山多”则意味着周围环境的简朴与自然。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阎漫川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反映了他对外界纷扰的一种超脱。

第四句“醉后惟高枕,不闻种豆歌”则透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这里的“高枕”象征着无忧无虑、安心享受生活的状态,而“不闻种豆歌”则可能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某种反思或超然,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歌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通过对阎漫川早年成就的描述、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反映、以及对个人生活选择的阐述,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