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明是非,将以垂万世。
匪果具三长,曷由通五志。
为冠必待工,锦使人学制。
恶羊能败群,薰犹可同器。
谁谓天闲中,不择驽与骥。
下面是对《国史明是非,将以垂万世。匪果具三长,曷由通五志。为冠必待工,锦使人学制。恶羊能败群,薰犹可同器。谁谓天闲中,不择驽与骥。》的逐句释义:
- 诗句:国史明是非,将以垂万世。匪果具三长,曷由通五志。为冠必待工,锦使人学制。恶羊能败群,薰犹可同器。谁谓天闲中,不择驽与骥。
- 译文:国家的史记是用来分辨是非善恶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道理流传千古。然而仅仅具备三种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如何能够理解五项重要的志向呢?为了取得成就,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像制作精美的锦缎一样学习制程。就像一只恶羊会破坏整个群体一样,即使是薰香也可能会在同一个容器里被使用。谁能说上天在做事时是不偏袒那些能力一般或者平庸的人呢?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历史和人才的看法。他认为国家的史记是用来分辨是非善恶的,而不仅仅是记录事实。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非取决于其出身或才能,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就来获得认可。此外,他还提到了恶羊败群和薰香可以混同于一个容器的问题,这反映了他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非常深刻的。最后,他提出了一个疑问,即是否有人能够超越普通人的能力,成为领导者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对于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的思考。
这首《国史明是非,将以垂万世。匪果具三长,曷由通五志。为冠必待工,锦使人学制。恶羊能败群,薰犹可同器。谁谓天闲中,不择驽与骥。》的赏析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