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驱车行,护国寺前天欲明。
空劳弟侄远相送,悽然别去难为情。
萧条莫述眼前状,叱咤惟闻耳畔声。
雨馀到处足行潦,泥深没毂愁颠倾。
土桥垂垂架冰壑,乘危岌岌尤堪惊。
日高犹自未盥栉,枵腹时作春雷鸣。
亭午前村寻逆旅,草草一饭劳经营。
土床茅舍寒彻骨,坐席未暖催登程。
晚来僦得半间屋,孤灯明灭烟纵横。
酿雪可堪风挟势,破愁聊藉酒为兵。
月色未阑车又动,满身霜雪怯残更。
驱车行,朝复夕,客路年光驹过隙。
嗟予南北苦奔驰,禄食明时竟何益。
埋轮叱驭怀前修,千载英称犹籍藉。
阮生底事哭穷途,万里通衢随所适。
行人莫问车中谁,我亦皇家二千石。

【注释】

  1. 客况:指旅途中的境况。寥落:寂寞,孤独。见志:表露心迹。
  2. 驱车:驾车出行。行,行走。护国寺:在今北京西城。前明有护国寺塔,为明代建筑。天欲明:天色将要亮了。
  3. 空劳:白白地劳烦。弟侄:侄子和侄女。相送:亲自送行。悽然:悲伤的样子。难为情:很难过。
  4. 萧条:冷落、荒凉。莫述:不要说。眼前状:眼前的状况。叱咤:大声呵斥。耳畔声:耳边的声音(风声)。
  5. 雨馀:雨后。到处足行潦:满路都是雨水,水淹到脚背。足行潦:满路都是积水。
  6. 泥深没毂:车轮陷入泥中。愁颠倾:因车轮陷入泥中而担心翻覆。
  7. 土桥垂垂架冰壑:用土筑的桥梁低低地架设在冰冻的沟壑上。
  8. 乘危岌岌尤堪惊:坐在车上摇摇晃晃非常危险,让人感到害怕。
  9. 日高犹自未盥栉:太阳已升很高,但还未来得及洗脸梳头。
  10. 枵腹时作春雷鸣:肚子饿得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11. 亭午:中午时分。寻逆旅:寻找旅店。
  12. 草草一饭劳经营:匆匆吃了一顿饭,还要辛苦筹划。
  13. 土床茅舍寒彻骨:住在简陋的土床上,茅草屋中冷得发抖。
  14. 坐席未暖催登程:坐还没暖和就催促着登程上路。
  15. 晚来僦得半间屋:晚上租得一间房子。
  16. 孤灯明灭烟纵横:一盏孤灯忽明忽暗,屋里烟雾缭绕。
  17. 酿雪可堪风挟势:被雪所笼罩,大风又袭来。
  18. 破愁聊藉酒为兵:勉强把忧愁排遣一下,借助喝酒解闷。
  19. 月色未阑车又动:月亮还没有落下,车子又发动了。
  20. 满身霜雪怯残更:身上披着雪花,夜里寒冷到了极点,连打寒战。
  21. 朝复夕:早上又回到晚上。
  22. 嗟予南北苦奔驰:叹息我奔波南北之苦。南北:指京都长安与边陲之地。
  23. 禄食:俸禄和食邑。明朝官吏的薪俸和所得食邑。明时:指当朝之时。竟何益;有什么用呢?竟,哪里,如何。
  24. 埋轮叱驭怀前修:驾着马车默默沉思,想到古代圣贤先贤的故事。
  25. 阮生底事哭穷途:阮籍为什么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哭泣呢?阮生,指阮籍。底事,什么缘故。
  26. 万里通衢随所适:可以随意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去走一趟。通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或大道。
  27. 行人莫问车中谁:过路人不要打听车内是谁。
  28. 我亦皇家二千石:我也曾是皇家的官员,拥有两千石的俸禄。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开元十三年)冬,诗人由长安出发,沿渭河西下,经扶风(今陕西宝鸡)至华州,再往东到洛阳,然后折北归京途中所作。此诗首联写出发情景;颔联以“凄然”二字概括其心境;颈联写旅途所见之景;尾联写抵达洛阳后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