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不自衒,良工知求之。
君子安义命,知者宁自遗。
刘子敦朴资,敬恭励操守。
蚤暮勤职业,一志忠厚施。
郎署三十年,何尝较崇庳。
上荷圣主明,下承上官知。
一朝奋高翔,佐藩戒西驰。
平生所负挟,展效庶及时。
当宁念遐僻,宵旰恒孜孜。
旬宣天子德,惠泽洽茕嫠。
郡邑仗表率,贪渔待薅治。
用以光国命,亦副知己期。
霖雨夏初霁,高树鸣黄鹂。
缱绻杯酒间,念子当远离。
窃效仁者赠,殷勤歌此词。
【注释】
璞玉:未雕琢的玉。不自衒(xuàn):不自己炫耀。衒,同“显”,显露。
良工:善于雕刻玉的人。知求之:知道寻找它。
君子:指刘子。安义命:安心于正道义。
知者:指刘子。宁自遗:不愿自己被抛弃。
刘子:刘参政。敦朴资:朴实朴素的品质。敬恭:恭敬谨慎。励操守:勉励自己的操行。
蚤暮:早晚。勤职业:勤奋工作。一志:一心。忠厚施:忠厚地施行。
郎署:官名。郎,即郎官。三十年:三十年在任。何尝:不曾。较崇庳:比高低、贵贱。
上荷圣主明,下承上官知:皇上您有圣明,下属官员们也知道你。上,尊称对方。荷(hè),承担,承受。
奋高翔:努力飞得更高。佐藩:辅佐藩王或诸侯。戒西驰:警戒西方的战事。
平生所负挟:平生所背负的东西。展效:施展自己的才能。庶几:或许能够。当宁:朝廷的大臣。念:思念。遐僻(qiá pì):偏僻遥远。宵旰(xiào gǎn):天将亮时才睡觉,天黑后方起床。孜孜:勤勉不懈的样子。
旬宣天子德,惠泽洽茕嫠(lí):十次传扬天子的恩德,恩泽普遍沾溉孤寡无依的百姓。茕嫠(lí),孤寡无依靠的人。
郡邑:县邑。仗表率:做榜样。贪渔待薅治:贪婪剥削、等待治理。
光国命:使国家昌盛。亦副知己期:也符合您的期望。
霖雨夏初霁(qì),高树鸣黄鹂(lí):久雨初晴,高树上传来黄鹂的叫声。霖雨,久雨。霁,云气散去,天放晴。鸣,鸟叫声。
缱绻(qiǎn chuán):形容人对人感情深厚,依恋不舍的样子。杯酒:酒杯、酒壶等。间,空隙,这里指时间。
殷勤歌此词:深情地唱这首歌给我听。
【赏析】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此时杜甫因避乱入蜀,在成都草堂暂住。刘子赴川,杜甫赠诗以别。全诗通过描写刘参政赴四川途中的情景和他对国家、人民的关心,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济世为怀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
开头两句:“璞玉不自衒,良工知求之。”用比喻手法写刘子赴川,正如一块美玉不自炫其美,只有高明的匠石能识别它的珍奇而加以开采雕琢。这一句是说,刘子虽然质朴,但有远大的志向,像美玉一样有待雕琢,所以人们知道要找他来雕琢。这两句是全诗的首句和尾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写出了刘子的特点,又引出下面的赞颂之语。
三四句:“君子安义命,知者宁自遗。”意思是说君子会安于正当的道路,而聪明的人则不会把自己弃置一旁。这是说,君子会安于正道;而聪明人则会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赞美了刘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五六句:“刘子敦朴资,敬恭励操守。”这句话赞扬了刘子朴实、谦逊的性格和严谨自律的品德修养。
七八句:“刘子敦朴资,敬恭励操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子朴实、谦逊,尊敬上司,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这里赞美了刘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九至十四句:“一朝奋高翔,佐藩戒西驰。平生所负挟,展效庶及时。”意思是说,一旦奋起高飞,就辅佐边疆抵御外敌;平生所负的东西,就要适时发挥出来。这是说刘子要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
十五六句:“当宁念遐僻,宵旰恒孜孜。旬宣天子德,惠泽洽茕嫠。”这是对朝廷大臣说的,意思是说皇帝陛下要时刻想着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夜以继日地勤勉工作。皇帝陛下十次传扬天子的恩德,恩泽普遍沾溉孤寡无依的百姓。这里赞美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仁爱之心。
最后两句:“霖雨夏初霁,高树鸣黄鹂。缱绻杯酒间,念子当远离。”意思是说久雨初晴,高树上传来黄鹂的叫声;缠绵悱恻地在酒宴之际唱着这首诗给刘子听。这里的“缱绻”二字,既是对酒宴气氛的描述,也是对两人情意的写照。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刘子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