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复相别,花飞过却春。
朝廷屡考最,黎庶总归仁。
但倚丹心在,从教白发新。
崇文门外柳,折赠不辞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别》。
诗句释义:
- 相送复相别 - “相送”和”相别”都指的是相互告别,这里可能是指两位友人在离别时的情景。
- 花飞过却春 - “花飞”可能指的是花朵飘落或花瓣随风飘动的景象,”过却春”意味着春天的离去。
- 朝廷屡考最 - “朝廷”指的是朝廷或国家,”屡考最”可能表示屡次被选拔、晋升到最高层。
- 黎庶总归仁 - “黎庶”指的是普通百姓,”归仁”可能表示民众都得到了仁爱和关怀。
- 但倚丹心在 - “但倚”表示依赖,”丹心”可能指忠诚的心,”在”表示仍在。
- 从教白发新 - “从教”表示任由,”白发新”可能意味着尽管年纪已经很大,但仍然保持着年轻的活力和心态。
- 崇文门外柳 - “崇文”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机构名(如唐代的国子监),”门”可能指的是这个机构的入口或大门,”柳”指杨柳。
- 折赠不辞频 - “折赠”可能表示赠送,”不辞频”表明多次赠送,”频繁”。
译文与注释:
在分别的时刻,我们再次挥手告别,就像那漫天飞舞的花片一样,春天就这样悄然过去。我曾在朝廷上屡次获得最高的荣誉,为黎民百姓带来了仁爱。尽管岁月已将白发染成新色,但我的忠心从未改变。每当我路过崇文门外的柳树,都会折下枝条赠送给朋友,因为我不想错过每一次重逢的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和送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年轻生命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