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鼎立英雄争,瓠壶夜缚成都惊。
丞相渡泸泸水清,有蚕可市刀可耕。
万井烧盐卬火赤,丞相自临添火色。
五丈原头星化石,薄田十顷桑八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渡泸篇》或《渡江赋》。以下是逐句的详细注释:
- 三方鼎立英雄争,瓠壶夜缚成都惊。
- 三方鼎立:指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
- 英雄争:指各势力争夺霸权。
- 瓠壶夜缚成都:比喻诸葛亮在晚上巧妙地捉住了刘备的都城成都,使敌人措手不及。
- 丞相渡泸泸水清,有蚕可市刀可耕。
- 丞相:指诸葛亮。
- 泸水:指长江与金沙江的汇合处,即今天的四川宜宾一带。
- 泸水清:比喻泸水清澈,易于通过。
- 有蚕可市:暗示这里气候适宜种植桑蚕,可以进行养蚕。
- 刀可耕:暗示这里土地肥沃,适宜耕作。
- 万井烧盐卬火赤,丞相自临添火色。
- 万井:泛指众多村落或城镇,井口相连,形成井然有序的社会体系。
- 烧盐:古代的一种制盐法,将海水蒸发得到食盐。
- 卬火赤:形容井边火光映红了天际,非常壮观。
- 丞相自临添火色:比喻诸葛亮亲自来到这里,为这里的繁荣景象增添了光彩。
- 五丈原头星化石,薄田十顷桑八百。
- 五丈原头:指五丈原这个地方,可能是诸葛亮曾经居住或者征战过的地方。
- 星化石:指星星变成了石头,形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
- 薄田十顷桑八百:描述虽然只有少量的田地(十顷),但种了很多桑树(八百棵)。这个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说明诸葛亮的辛勤和对农业的重视。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以及他治理下的地区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