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光失神阿,貂珰遂盘据。
根株入紫房,日夜兴党锢。
慷慨二三公,奋髯欲收捕。
虹蜺扬其晖,牢狱竟填聚。
殄瘁忧邦国,烽烟逼王辂。
小人亦剥庐,曝骨纷无数。
清议死不泯,剧贼尚瞻顾。
浸浔娱九锡,未敢移汉祚。
至今襄城野,突兀李膺墓。
愤景入空苍,萧萧杀狐兔。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咏史二十四首》之十,描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的局面。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1. 建光失神阿 - 建光是明朝的一个年号,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失神阿”可能是对那个事件的讽刺或者描述。
  2. 貂珰遂盘据 - “貂珰”是明朝的一种官服,通常由皇帝赏赐给近侍或宠臣。”盘据”意味着这些宦官掌握了权力,占据了重要位置。
  3. 根株入紫房 - “根株”指的是宦官,而”紫房”可能是指皇宫内的一个特定区域,宦官们在这里活动。
  4. 日夜兴党锢 - “党锢”是汉朝时期的一种政治迫害,因为宦官与外戚、士大夫之间的权力斗争而引发的。这里的”日夜兴”可能是指宦官们在朝中不断挑起争斗。
  5. 慷慨二三公 - “慷慨”可能是指那些有正义感的官员们,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而”二三公”可能是指其中几位有影响力的官员。
  6. 奋髯欲收捕 - “奋髯”形容官员们愤怒的样子,”收捕”则是他们想要采取行动的意思。这里的”奋髯欲收捕”描绘了官员们为了打击宦官势力而英勇斗争的场景。
  7. 虹蜺扬其晖 - “虹蜺”是云朵的形状,这里用来形容天空中的云彩,而”扬其晖”则可能是指云彩映衬出天空的美丽。
  8. 牢狱竟填聚 - “牢狱”是关押囚犯的地方,而”填聚”则可能是指宦官们被逮捕或囚禁的情况。
  9. 殄瘁忧邦国 - “殄瘁”意味着忧虑和担忧,”忧邦国”则是指为国家的未来担忧。
  10. 烽烟逼王辂 - “烽火”是一种报警信号,这里用来比喻战乱和动荡,”王辂”可能是指帝王的车辆或宫殿。
  11. 小人亦剥庐 - “剥庐”指的是简陋的房子,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他们也在战乱中遭受苦难。
  12. 曝骨纷无数 - “曝骨”可能是指尸体暴露在外,”无数”则可能是指死亡人数众多。
  13. 清议死不泯 - “清议”指的是公正的评价和舆论,”死不泯”则是指这种评价和舆论永远不会消失。
  14. 剧贼尚瞻顾 - “剧贼”可能是指严重的犯罪行为者,”尚瞻顾”则是指他们仍然在考虑自己的利益。
  15. 浸浔娱九锡 - “浸浔”可能是指逐渐增加的意思,而”娱九锡”则是指享受皇帝赏赐的九种宝物(如金、银、珠、玉等)。这里的”未敢移汉祚”表明宦官们不敢篡夺皇位。
  16. 至今襄城野 - “襄城”可能是古代一个城市的名称,而”野”则表示荒野或乡村。这里可能是指在现在的襄城县境内。
  17. 突兀李膺墓 - “突兀”可能是指高耸的样子,而”李膺墓”则是对历史人物李膺的坟墓的描述。这里的描写可能意在突出李膺的正直和清廉。
  18. 愤景入空苍 - “愤景”指的是愤怒的心情,”空苍”则可能是指天空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愤怒景象而产生的感慨。
  19. 萧萧杀狐兔 - “萧萧”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而”杀狐兔”则是指自然界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可能意在表达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