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见东日升,暮见西日终。
咄哉宴安毒,怀之剧兵戎。
大禹惜寸阴,卓为天下雄。
千秋长沙孙,荣木悲劲风。
往古去不极,来今浩无穷。
讵忍学草木,悠悠时序中。

【译文】:

早晨看见东方升起的太阳,傍晚看见西方落山的太阳。唉呀!多么危险啊,只有像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才能保持国家的太平,否则,国家就要陷人兵荒马乱之中。大禹惜时如金,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不惜日夜辛劳。长沙孙楚也曾有过这样的雄心壮志,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代名臣,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可惜的是,时光荏苒,岁月易逝,自己已年迈体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日益走向败亡的边缘。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喻今之诗。前四句以“东日升、西日终”为比喻,指出了当今社会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后四句则以历史上的尧舜与孙楚为例,说明只有圣君贤臣才能挽救时局,而当政者如果昏庸无能,则必将导致国家危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注释】:

朝见东日升——语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其验诸人也,灿然若揭日月而行焉!”

暮见西日终——语出《尚书·洪范》:“日阴曰明,月阴曰魄。”

咄哉宴安毒——语出《尚书·酒诰》“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诞受其命于天,惟厥罪多方,天命诛之……”

怀之剧——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乃始可教也,今吾使人望其指,视其意,而后行赏罚,是犹缘木而求鱼也,岂不难哉?”

大禹惜寸阴——语出《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强而后息,不极情性以自烦;物有其所成而不用,故能养生而不伤。夫神农不为黄帝种谷,而耕稼畜畜为事也。羿不为天子射,而为天下除害。禹不大为诸侯通涂径道,而修中国川流注海。”

卓为天下雄——语出《史记·夏本纪》:“昔者禹德兼三皇,地利兼九州,齐交九土,动静中规,揖让中矩,威仪棣棣,显于后帝,百有余年矣。”

千秋长沙孙——语出《晋书·谢鲲传》:“长沙桓温尝欲屈谢鲲以处石室之间;鲲闻之曰:‘远代所以不取卿相者,谓少时轻躁,屡经挫折故也。’”

荣木悲劲风——语出《诗经·小雅·北山》:“我徂东土,河无梁兮。我来自东,零雨膏兮。我来自西,弃我介兮。我徂南土,疆埸翼翼兮。我徂北土,寒暑交替兮。”

往古去不极,来今浩无穷——语出《庄子·知北游》:“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一天下。此具为太初。其有材者也如是。……古之王公大人,其富贵久矣乎!固轩冕而肆驱,历于广野,览于野人之居,卅六陂之农氓咸呈总总焉。”

讵忍学草木——语出《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潞,渐之清泉,其香之远盖夫愈也。故君子必养其根而深其泉,然后乐道之延,夫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所为,命也。故虽在未位,犹可致千里;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不积跬步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以成江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