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争投不厌纤,闭门聊复阻深严。
解将燕市虚堆面,未与吴莼寔下盐。
拥被陡惊寒折絮,揽裘误喜月生檐。
明朝大地阳和动,扫出坡陀放出尖。
【注释】
①帘幕:帘幔和帷幕。争投:争相投掷。纤:细长。深严:指大雪封山。阻雪:被雪阻留。燕市:即燕子市,古地名。虚堆面:空堆在面上。吴莼(chún):吴地所产的莼菜。寔下盐:实中放些盐巴。②拥被:披上被子。陡惊:突然觉得。折絮:飘飞如絮。③坡陀:山坡。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零七八年)冬,诗人自惠州贬官至郴州时所作。当时作者因被朝廷降职而心情抑郁,故借写景抒怀,寄寓自己对朝政的不满之情。全诗通过描写雪景,表现了自己对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两句写诗人在雪中行走,被雪所阻。“帘幕争投不厌纤”,帘幕纷纷扬扬地抛向空中,诗人却并不讨厌;“闭门聊复阻深严”,因为大雪封山,无法出门,只能关上门窗,以避严寒。“解将燕市虚堆面,未与吴莼寔下盐”两句,是说虽然燕市中的雪花堆积如面一般,但诗人并没有像吴地的人们那样将它们放入菜肴中,而是将其留在空中,随风飘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人情世态的感慨。
三、四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雪中的所见所感。“拥被陡惊寒折絮,揽裘误喜月生檐”,当诗人披上被子,突然感到寒冷,仿佛有如断折的柳絮在空中飘舞;当他穿上皮袍时,却误以为月亮从屋檐上落下,心中又不禁欢喜起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明朝大地阳和动,扫出坡陀放出尖”,意味着明天太阳出来后,大地就会重新变得温暖和生机勃勃,那些被积雪覆盖的地方也会逐渐融化,露出山峦的尖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和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此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现象,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