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去仍回舞态纤,断篷高卷助威严。
随车剡剡铺成席,捏虎晶晶变作盐。
吹面未消欺薄酒,压巾能折凑卑檐。
无人肯学袁安卧,说向东风马耳尖。

【注释】

  1. 南还:诗人从江南返回中原。杜生村:作者的故乡。阻雪:被雪所阻。
    2.王孟衍:诗人的朋友。见示:看见他写的诗。所和坡公盐字韵:用苏轼(坡公)诗中的“盐”字作韵。坡公:指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
    3.次韵八首:这首诗是第二首,也是最后一首。次韵:即和韵。
    4.欲去仍回舞态纤:想要离去但又回到舞蹈的姿态中。
    5.断篷高卷助威严:形容帆篷像断掉的篷布一样被高高地卷起,增添了船只的威严。
    6.随车剡剡铺成席:车子上的木板像锋利的箭一般排列整齐,铺设成了一张床席。
    7.捏虎晶晶变作盐:形容把凶猛的虎变成盐。
    8.吹面未消欺薄酒:风吹到脸上,没有消减薄酒的醉意。
    9.压巾能折凑卑檐:把头巾压在身上,足以支撑下身在低矮的屋檐下站立。
    10.无人肯学袁安卧:没有人愿意象东汉名士袁安那样躺在那里不动,任凭风吹雨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盐”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钦佩之情。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以及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后四句则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盐的特性描绘得活灵活现,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钦佩之情。
    诗歌的开头两句“欲去仍回舞态纤,断篷高卷助威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快场景。诗人想要离开,但又因为舞姿轻盈而不愿离去;船帆被高高卷起,增添了船只的威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氛围,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舍。
    接下来的四句“随车剡剡铺成席,捏虎晶晶变作盐”,则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盐的特性描绘得活灵活现。诗句中的“剡剡”形容车轮的滚动声如同利箭一般锐利,而“捏虎晶晶变作盐”则形象地描绘了盐块在手中被捏成的形状和光泽。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钦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万物的独特观察力和创造力。
    最后四句“吹面未消欺薄酒,压巾能折凑卑檐”,则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钦佩之情。诗句中的“吹面未消欺薄酒”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脸上的感受,虽然未消薄酒之醉意,却足以支撑下身在低矮的屋檐下站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鲜明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同时,诗歌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