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超辞下邑,平子入西京。
赋就人争写,经传市辄成。
花浓春走马,风急夜论兵。
目送云霄去,穷交意气生。
【注释】公超:指张介兹,字公超。平子:指张华,字平子。西京:指长安,今西安。赋:指文章。人争写:众人争相传抄。经传:经典著作。市:街市。论兵:谈论军事。目送云霄去:看着张华远去。穷交意气生:与好友告别时,意气相投。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张介之赴会试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贺之情和对他前途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风格明快,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公超辞下邑,平子入西京。
赋就人争写,经传市辄成。
花浓春走马,风急夜论兵。
目送云霄去,穷交意气生。
【注释】公超:指张介兹,字公超。平子:指张华,字平子。西京:指长安,今西安。赋:指文章。人争写:众人争相传抄。经传:经典著作。市:街市。论兵:谈论军事。目送云霄去:看着张华远去。穷交意气生:与好友告别时,意气相投。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张介之赴会试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贺之情和对他前途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风格明快,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石湖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 - 注释:春天的湖水广阔无边,天空似乎要飘浮上去。这里的“浑无际”形容水面宽阔,无边无际;“吴天”指的是吴越地区的天空,“总欲浮”则表现了天空与水面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赏析: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石湖诸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句释义 1. 微风山磬落:这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微风轻轻吹过,山谷中传来阵阵磬声。这里的“山磬”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器,常用于诵经时敲打以引起共鸣。 2. 小艇与烟平:诗人乘坐的小艇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与天空相接,仿佛与烟雾融为一体。这里的“烟平”形容水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给人一种朦胧美。 3. 棹发鱼龙气:船只划动,激起水波,仿佛有鱼龙之气从中散发出来
【注释】 四桧:即东晋的王右军祠中的四株桧树。 碧殿:指王右军祠。 苍苍:高大茂盛的样子。 争拗:争斗。 鬼见尽惊奔:见“鬼”字,便吓得逃窜。 直根:挺拔的根。 何物镇山门:这棵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 【译文】 王右军祠里的四株桧树,在碧殿中矗立着,阴风阵阵吹过,它们依然挺立着。 雷声轰隆,那四株老桧树被雷火烧得更加挺拔,它们相互争斗着,好像要与雷神较量。 鬼怪见到它都吓得逃跑了。
萤 旅夜风灯灭,疏萤亦有情。 对飞开更阖,独坐晦还明。 书卷如憎少,房栊只益清。 井阑相似处,归梦最能生。 注释: 1. 萤:一种昆虫,通常在夜晚发光。 2. 旅夜:指旅行中的夜晚。 3. 风灯:风中的灯笼,光线微弱。 4.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5. 有情:充满情感。 6. 对飞:即对光飞行,形容萤火虫的光芒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7. 开更阖:即开合,形容萤火虫的光芒时开时合,如同开关一样。
半塘寺 半塘禅寺古,屈铁变樛枝。 白业三生力,苍烟六代思。 法衰龙象至,经妙鬼神悲。 一悟真空理,沧江月上迟。 注释: 1. 半塘禅寺古:半塘禅寺历史悠久。 2. 屈铁变樛枝:形容树木弯曲生长。 3. 白业三生力:表示对佛法的信仰和力量。 4. 苍烟六代思:形容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5. 法衰龙象至:表示佛法衰退,龙象(佛教中代表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来到这里。 6. 经妙鬼神悲:经文精妙
泛舟西湖 碧水风吹皱,朱尘雨浥清。 纤歌何处接,慢舸不知行。 骏马盘堤疾,珍禽坐树轻。 夕阳何淡淡,山气莫能名。 译文: 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水面轻轻泛起涟漪, 朱红色的尘埃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清新洁净。 轻柔的歌声在哪里传来,缓缓前行的船只仿佛失去了方向。 健壮的马匹在堤岸上疾驰,珍奇的鸟雀停留在树上悠闲自得。 夕阳渐渐变得朦胧,天空中的山气难以形容其美妙。 赏析:
【注释】 水势:水面波涛汹涌。 峰文:山峰。午午:太阳,这里代指太阳。 春风随处著:春风拂过之处。著:吹动。 曲岸:曲折的河岸。 长天:天空,辽阔的天空。 去鸟愁:飞走的鸟儿。 十年疲物役:连续多年被征役服役。 愧沧洲:惭愧于苍翠的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意境开阔而浑茫。“水势沄沄大”一句,写江水汹涌,波涛滚滚,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湖上夜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夜泛鸳湖 - 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乘坐船只在鸳鸯湖上游览的情景。 2. 积水月涓涓,月斜舟稍前。 - 月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一条条细细的波纹,而月亮倾斜了,使得船稍微偏向前方。 3. 归渔摇艇火,宿鹭定湖天。 - 归家的渔民摇着船桨,点燃了船上的火把;栖息在湖上的野鹭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颗星。 4. 遥指塔相对
【解析】 此诗为登高怀古之作。“松陵晚眺”是全诗的首句,起兴。“日暮”点出时间,“登临”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和行动,表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孤城”点明所望之景,“聊”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寂寞无聊。颔联写景,上句写湖天景色,下句写市容景观。颈联写景,“芳草”、“绿杨”都是春天的象征物,诗人看到“芳草”,想到自己“叹前路”;看到“绿杨”,想到“惊旧条”。尾联写景,尾句以燕子归巢结束全诗。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为与凡鱼异”意思是我与众不同;“翻令尺水藏”意思是反而使小小的水里隐藏着我;“半豹具文章,远害身长活”意思是半张豹皮,却有文章的气度,远离伤害,身体得以长久生存;“娱人趣暗伤”意思是娱乐人,自己却暗中受伤害;“好投空阔去”,喜欢独自离去,不再与人来往;“尔我本相忘”意思是我们之间本来没有牵挂和牵绊。 【答案】 译文:
【注释】 甲:指军装,借指战争。 蜚鸿:大雁南飞。 林草宁无叹:树林草地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当途便不同:在仕途上就不同了。 静知天下事:静静地知道天下的事情。 贫见丈夫雄:贫困却见识到大丈夫的英勇。 莫负生平意:不要辜负自己平生的志愿和志向。 临轩答至公:面对朝廷,回答公正无私的人。 【赏析】 张介兹(1450—约1516)字子羽,浙江绍兴人。他一生经历坎坷,屡遭贬谪
【注释】:小院初萌荚 指梅花初开,在小院子里。深堂已报梅 指庭院中已传来梅花盛开的消息。拣枝将画比 挑选枝干像画一样来描摹梅花。留蕊入瓶开 把花蕊装进瓶子里。林远香微接 树林里远处的香气微微传来。灯摇影忽来 灯光晃动着影子忽然来到面前。已拚双鬓似,催取百花杯 已经愿意像双鬓斑白的老人一样了,要赶快喝个醉。 赏析:此诗是诗人元日席上所咏的梅。首二句写梅之始发,次二句写梅之报春
【注释】 ①“独笑”句:独自欣赏,无人陪伴。知无侣,没有人相伴。②“频移”句:频繁的移动,爱惜却不得安宁。③“雪”二句:雪留在了旧年的白色之中,春天与一窗寒光相伴。④“色”二句:颜色借兰筵的静谧,香气和柏叶相连。⑤“醉来”句:醉酒后,烂熳地放纵自己,仿佛在林端。 【赏析】 《元日席上咏瓶梅二首》其二 此为咏物诗。瓶梅,即梅花插瓶之花。诗人在元日宴席上看到梅花被置于案头,于是挥毫题咏
梁溪道中喜雨 旱干逢好雨,客路转清新。 山碧蛟龙见,江浑鲵鯱伸。 病轻沾手足,装改润衣巾。 缓我归舟乐,看他插莳频。 注释与赏析: 1. 旱干逢好雨,客路转清新: - “旱干”指的是久旱之后的天气突然变得湿润。“好雨”指及时的雨水。这句诗表达了在干旱之后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使得旅途的艰辛和沉闷都得到了缓解。 2. 山碧蛟龙见,江浑鲵鯱伸: - “山碧”形容山色翠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建业”指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北岸的古称;“金山寺”,又名“报恩光孝禅寺”,位于江中金山上。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金山寺所见的景色。首句是说金山之高。“势不群”即“独步众山”。二句写登山之路。三句写登高远望。四句写登临所见。五、六句写游人往来不绝,诗人登上山顶
注释:末代战争开始,我抽兵到四方。西江出现旱魃,庄稼被毁到我的家乡。士兵交和免遭战祸,农民忧虑咬骨忙碌。我怀旅愁易感,听到此事一徬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建业至京口的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当时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