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垓下尽,尺土占江濆。
虎失关中势,龙嘘霸上云。
人怜公百战,鬼阅汉三分。
薄暮风涛恶,疑崩钜鹿军。
【注释】
乌江望霸王庙:乌江,在今江苏省。霸王,指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载:垓下之战后,项羽兵败被围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英雄垓下尽:指项羽在垓下一战中全军覆没。
尺土占江濆:指项羽死后,其尸骨葬在江东。“江东”泛指长江之南。
虎失关中势: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项羽曾于此称霸。
龙嘘霸上云:刘邦曾于霸上起兵。“霸上”指秦朝所筑的长城名霸上关。
人怜公百战:指人们怀念项羽百战百胜的功绩。
鬼阅汉三分:指项羽死后,楚地人民思念他,如同看《春秋》一样。
薄暮风涛恶,疑崩钜鹿军:指项羽死后,刘邦乘机攻入咸阳,项羽已死。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诗人通过吊古的形式表达了对项羽的无限怀念与深切的同情。
诗的前六句写项羽在乌江的悲剧命运以及他生前威武一时、百战百胜的历史功绩。首句中的“英雄”二字,概括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突出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垓下尽”,即指项羽兵败被围于乌江。第二句“尺土占江濆”,意谓项羽死后,他的尸骸就埋葬在长江之南。这一句既是实写,又带有讽刺意味,意思是说项羽死后,他所占有的江东之地,竟成了别人的东西。“龙嘘霸上云”两句,是说刘邦曾在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起兵反秦,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诗人把项羽与刘邦相提并论,既赞美了刘邦善于抓住时机、起兵反秦、夺取天下,也批评了项羽缺乏远见,不能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而写出了项羽一生的功过是非。“人怜公百战”,是对项羽一生战绩的评价,赞扬他百战百胜的功绩;“鬼阅汉三分”,则是对项羽一生功过的评论,指出他虽曾百战百胜,但最终却未能善终。
诗的后六句写项羽死后,刘邦乘虚而入,攻破咸阳,灭秦朝。最后两句,诗人由吊古而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历史现实,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