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黄花何太晚,秪缘闰月再重阳。
凭阑更喜花如昨,紫阁朱衣送酒尝。

【解析】

“次院长后九月十日”是写作者在重阳节时在院中赏菊的情景,“次院长后”指的是院中的花圃。九月十日,正值重阳节,菊花盛开,诗人登上高阁,凭栏远眺,看到园中菊花如故,于是邀请好友前来共饮菊花酒,并吟诗作对。

【答案】

诗句:今岁黄花何太晚,只缘闰月再重阳。

译文:今年的重阳节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呢,只是因为今年是个闰年,所以重阳节才又过了一次,可见秋天来得早。

注释:今岁:今年的。何太晚: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呢?只缘:因为。闰月:阴历二月为闰月,农历一年比阳历年多1天。重阳: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

赏析:此诗写重阳节观菊的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友人的欢迎之意。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今岁”、“黄花”,点明时间、地点。“何太晚”,即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呢?作者把原因归结于“闰月”这一特殊现象。“只缘”二字,将原因说得很委婉,既表明了时间的巧合,也暗示了菊花开放得早是自然的规律。

第二句紧接上句,以问语发端,引出下文。“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再重阳”,即重九之日。这里用一个“只”字,表示强调。“只缘”一词,与前句的“何太晚”相照应,说明菊花之所以迟迟不谢,是因为这年的九月里有一个闰月的缘故,这就为下面第三句铺垫了基础。

第三句写登高所见的景物。“凭阑”,是倚着栏杆的意思。“更喜”,则进一步说明诗人登高赏菊的喜悦心情。“紫阁朱衣”,代指官署,这里借指朋友所在的机构。“紫阁朱衣”四字,写出了朋友所在机构的华丽堂皇和主人的气宇轩昂。

最后两句写宴饮赏菊之事。“紫阁”,指华丽的官舍或官衙,这里用来代指朋友所在的机构。“送酒尝”,指朋友送来美酒共饮。“更喜”,“送酒尝”,这两个词语,一前一后,一扬一抑,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感到更加突出。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热烈,构思精巧别致,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