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幽方惯战袍,少年自许五原豪。
沙堤榆柳春仍绿,走马清阴弄宝刀。
【注释】塞上:指边塞或塞外的风光。杂歌:即边塞诗,是唐代一种民歌体裁,内容多写征戍边地的将士及其生活和战斗情景。赵总制:赵昌,唐宪宗时期任泾原节度使,后升任凤翔节度使。
【赏析】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赞美了赵昌的威武与豪气,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并借咏史抒怀。全篇意境开阔雄壮,气势磅礴。
“生长幽方惯战袍”,首句点出赵昌生长在塞外,自幼就熟悉战争,所以身上穿着一件战袍。“幽”字写出了塞外荒凉、人烟稀少的特点;“生”字写出了赵昌从小就有征战沙场的经历。这两句是说,赵昌生长在塞外,从小就熟悉打仗,所以他身穿一套战袍。
“少年自许五原豪”,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幼,但立志要成为像古代的五原豪杰那样的英雄人物。五原,汉时郡名,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这里的“豪”指的是英勇豪迈的人。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年纪小,但是立志做五原那样的英勇豪迈的英雄。
“沙堤榆柳春仍绿,走马清阴弄宝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天,沙堤两边的树木仍然郁郁葱葱,而骑在马上的赵昌挥舞着一把明晃晃的宝刀。这里的“清阴”指的是阳光照射下的树影,“弄”指的是挥舞。这两句是说,在春天里,沙堤两边的榆树和柳树仍然郁郁葱葱,而骑在马上的赵昌挥舞着一把明晃晃的宝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塞外风景画,同时也展现了赵昌英姿飒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