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凿,至人秀世。
被衣冠出,超然释智。
齧公聆教,无言相契。
畅怿长歌,冥筌排去。
【注释】
被衣:披挂衣冠。
大道不凿,至人秀世:指大道不可凿破,圣人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被衣冠出,超然释智:披挂衣冠走出门外,超越世俗的聪明才智。
齧(niè)公聆教,无言相契:啮公,啮缺,春秋时鲁国人,曾与孔子在陈地相遇。聆教,聆听教诲。契,合拍,契合。
畅怿长歌,冥筌排去:舒畅愉快地唱歌,用歌声排遣世俗的烦忧。
【赏析】
《高士颂》是一首歌颂隐者的诗作,诗人通过赞美高洁的隐者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这种生活的愿望。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色。
首句“大道不凿,至人秀世”是对“大道无形”这一哲学命题的发挥。这里的“大道不凿”,是指大道是无法凿破的,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无时无处不在。而“至人”则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们是大道的体现者,能够以自身的修养来体现大道的精神。
第二句“被衣冠出,超然释智”则进一步描绘了高洁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身着华丽的衣冠,走出家门,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烦恼。这里的“超然释智”是指超脱世俗的智慧,摆脱对名利的追求和计较。
第三句“齧公聆教,无言相契”则是对隐士与贤者之间的交流方式的描述。他们聆听贤者的教诲,没有言语上的交流,而是通过心灵的契合来达到沟通的目的。这里的“无言相契”是指心灵深处的交流和理解,超越了言语的表达。
最后一句“畅怿长歌,冥筌排去”则是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总结和概括。他们在歌声中抒发情感,用歌声来排遣内心的烦忧。这里的“冥筌排去”是指用歌声来超越世俗的烦恼,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高洁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思考,即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理想和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