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芳树,日暮叶疏稀。
风雨又飘落,根株苦无依。
可怜茕茕鸟,忍与旧枝违。
栖迟偃双羽,那知身是非。
日久思故林,哀哀鸣且飞。
沙场栖靡定,摇摇将欲归。
鸿雁旋中泽,安得稻粱肥。
暖汀育鸥鸟,饮啄自忘机。
【注释】
芳 —— 茂盛
日暮叶疏稀 —— 太阳落山了,树叶稀疏。
苦无依 —— 树根已经没有了依靠。
茕茕 —— 孤苦,孤立无援。
那知身是非 —— 不知道自身是好还是坏。
鸣且飞 —— 叫唤着,飞翔。
沙场 —— 指战场。这里借喻乱世的中原大地。
靡定 —— 漂泊不定。
安得 —— 如何能得到。
暖汀 —— 暖湿的小洲上,即水边的沙洲。
忘机 —— 忘记了机巧,比喻不图名利。
【赏析】
《松山矿徒解散回中土感赋》,元末明初人陈基所作。陈基字独清,号静思,又号白阳山人,福建长乐(今福州)人。元朝时曾任南御史台掾史。元亡后归隐家乡,以卖药自给,晚年隐居于白阳山。这首《感赋》就是他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返回故乡途中所作。诗前四句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中原有一片茂盛的芳树林,太阳快要落山了,树上的树叶也变得稀疏了;风雨又飘落在树林之中,树木的根系已经没有依托了;可怜那些可怜的鸟儿啊,怎么忍心违背自己旧时的枝叶而飞去呢?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这株枯树的同情。诗人想到自己和这株枯树一样的命运,不禁悲从中来,发出哀伤的叫声:鸟儿啊,你为何要抛弃你的旧枝呢?
最后四句写鸟儿归巢的情景。诗人看到鸟儿栖息在水边沙洲之上,不再四处漂泊,他感到庆幸,但又想到自己如今虽然回到了故乡,但却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欢乐,不禁发出了感慨。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哀。同时,诗人通过描写一棵枯树和一只小鸟的命运,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