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人已静,月出上营门。
休嗟铁衣冷,赢得锦袍温。
二更风色冷,警柝声不歇。
荷戈夜未暝,坐看帐前月。
三更更漏永,起舞发长叹。
试拭鸊鹈膏,剩教剑光烂。
四更霜已下,长啸一声秋。
冷光惨马色,寒气肃貂裘。
五更星半稀,营中鼓角悲。
仰天试长吁,吐作横空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从军行》之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军中五更转
    注释:诗中指夜晚时分,军中士兵在执行任务或休息时,时间已经过了五次更次。

  2. 一更人已静
    注释:到了一更天的时候,人们已经安静下来休息了。一更通常指的是夜深人静的时间,这时士兵们应该已经进入梦乡。

  3. 月出上营门
    注释:月亮从军营的门缝里露出,照亮了整个营地。

  4. 休嗟铁衣冷
    注释:不要因为穿着铁甲感到寒冷而抱怨。

  5. 赢得锦袍温
    注释:虽然穿着铁甲,但换来的是温暖的衣服。这里的“锦袍”可能意味着穿着华丽的衣服,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6. 二更风色冷
    注释:到了二更天,夜风开始吹拂,感觉非常寒冷。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恶劣条件。

  7. 警柝声不歇
    注释:巡逻的士兵敲击梆子的声音持续不断。这反映了军队的纪律性和对安全的警惕。

  8. 荷戈夜未暝
    注释:手持武器的士兵直到夜幕降临才结束工作。这里的“荷戈”(携带武器)可能指的是士兵们在夜间巡逻或守卫。

  9. 坐看帐前月
    注释:士兵们坐在帐篷内,看着帐篷前的月亮。这可能是士兵们在休息或等待命令时的宁静时刻。

  10. 三更更漏永
    注释:深夜三更,更漏(古代计时工具)的滴答声持续不断。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寂静。

  11. 起舞发长叹
    注释:士兵们在深夜起身跳舞,发出长长的叹息。这可能是他们在放松或庆祝某个特殊时刻。

  12. 试拭鸊鹈膏
    注释:士兵们试着用鸟羽制成的膏来擦剑,使其更加光亮。这里的“鸊鹈膏”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用于保护武器并增加其美观度。

  13. 剩教剑光烂
    注释:尽管剑被擦亮,但仍显得有些旧,不够锋利。这里的“烂”可能意味着磨损或生锈。

  14. 四更霜已下
    注释:到了四更天,天气开始变冷,地上已经覆盖上了霜。这里的“霜”象征着寒冷和冬天的到来。

  15. 长啸一声秋
    注释:士兵们发出一声长啸,似乎在感叹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秋”可能指的是季节的变化或军队中的某种情感。

  16. 冷光惨马色
    注释:马儿因寒冷而显得无力,颜色暗淡。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士兵的生活压力。

  17. 寒气肃貂裘
    注释:寒冷的气息令人感到压抑,连貂裘这样的保暖衣物都失去了作用。这里的“貂裘”可能指的是珍贵的皮毛制成的衣物,用以御寒。

  18. 五更星半稀
    注释:到了五更天,星星开始变得稀少。这可能是由于天色渐明,或者是因为士兵们已经开始休息。

  19. 营中鼓角悲
    注释:军营内的鼓声和号角声显得格外悲伤。这可能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或士兵内心的不安。

  20. 仰天试长吁
    注释:士兵们抬头看天空,试图通过长吁短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可能是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对命运的感慨或对未来的希望。

  21. 吐作横空霓
    注释:士兵们吐出的气息化作了彩虹般的云彩。这里比喻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以及他们为国捐躯的壮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