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疑山径尽,展转见禅宫。
吴越分疆异,齐梁建宇空。
鸟声频唤雨,虎啸屡呼风。
草细春犹浅,花稀暖未融。
江波侵去骑,嵓采映垂虹。
于役不遑息,何因见远公。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诗人过六和寺时有感而作。全诗以六和寺为背景,描写了山径尽头的禅宫、江水、草叶以及花树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公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只疑山径尽,展转见禅宫;吴越分疆异,齐梁建宇空;鸟声频唤雨,虎啸屡呼风;草细春犹浅,花稀暖未融;江波侵去骑,嵓采映垂虹;于役不遑息,何因见远公。

注释:

①“只疑”二句:只见山径尽头,回头望去,才发觉前面还有一座禅宫。

②“吴越”二句:吴越地区,分疆不同,但都是帝王之国,建筑都显得空旷。

③“鸟声”二句:小鸟频频叫唤着要下雨,老虎啸叫着呼唤着要刮风。

④“草细”二句:小草细嫩,春天还很短,花朵稀少,天气还不是很温暖。

⑤“江波”二句:江水涌进寺院,冲刷着行人的马足,山崖上采来的野花在垂虹桥下闪闪发光。

赏析:

首联“只疑山径尽,展转见禅宫。”写自己经过六和寺时,以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处,回头一看,却见前面有座寺庙。“只疑”二字,表现了作者的惊异与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他旅途劳顿、疲惫不堪的心情。

颔联“吴越分疆异,齐梁建宇空。”写吴越两地虽然分疆不同,但却都是帝王之国,建筑都显得空旷。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不仅写出了两地的地域差异,也暗指了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鸟声频唤雨,虎啸屡呼风。”通过鸟儿频繁地呼唤着要下雨,老虎不断地发出呼啸声来呼唤着要刮风,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然而,这画面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尾联“草细春犹浅,花稀暖未融”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之感。这里的“草细春犹浅”,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又暗示了作者对友人远公的思念之情。而“花稀暖未融”则更是将这种孤寂与落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