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群芳枝巳空,游人往往怨东风。
谁知寂莫幽园里,犹着楸花一树红。

【注释】

跋:诗后的批注。楸(qiū):落叶乔木,种子可食。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春末夏初的季节,诗人在游园赏花时,看到满园的落花,便写下了这首咏叹花谢、抒发自己寂寞之情的小诗。全诗以“楸花”为贯串线索,通过对落花和游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消逝的哀愁之情。首句写满园落花,次句写游人怨东风,三句写寂静的幽园里依然有楸树盛开着红花,末句写楸树红艳如火,衬托出诗人孤独的心情。

这首诗是李商隐《悼亡》诗中的一首。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见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妻子离别的痛苦。而这首诗正是他与妻子离别后写的,他在怀念逝去的妻子的同时,也怀念过去与妻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满园落花,暗示了作者与妻子分离的事实,同时也表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离愁的日子里,诗人却没有像其他游人一样感到悲伤和遗憾。相反,他发现在这个宁静、美丽的幽园里,还有一棵楸树正在盛开着红色的花朵。这棵楸树仿佛在默默地告诉作者,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了,但它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它还在继续生长、绽放。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让作者感到敬佩和感动。因此,他决定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用笔墨记录下这个美好的瞬间。

最后一句是对楸树的赞美。这里的楸树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象征着作者坚强不屈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楸树在风雨中挺立不倒,即使在春天结束的时候,它也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这棵楸树的形象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在与妻子离别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助。但是,他又想到了自己曾经在楸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快乐的回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刻,不再让痛苦和遗憾再次降临到自己的生活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