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天地间,所遇皆我宅。
视宅已如寄,视身又为客。
百年犹苦短,何况不满百。
不生竟不死,有失因有得。
造物既如此,多言愧缄默。

译文

人生在天地间,所居之处皆是我宅。
看这居所如同寄居,看自身又如客旅。
百年时光似苦短,何况人生不满百。
不生终归不死灭,有失因有得而复。
造化如此真奇妙,多言何堪缄沉默。

注释

  1. 人居天地间:人类居住在天地之间。
  2. 所遇皆我宅:遇到的一切都是我的居住之地。
  3. 视宅已如寄:把住所比作临时的寄处。
  4. 视身又为客:看待自己又是客人。
  5. 百年犹苦短: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感觉时间太短暂。
  6. 何况不满百:更何况只有不到一百年的生命。
  7. 不生竟不死:不出生的人终究不会死亡。
  8. 有失因有得:有损失就会有收获。
  9. 造物既如此:大自然或宇宙的运行法则就是如此。
  10. 多言愧缄默:过多的言语会感到惭愧,因为沉默也是必要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存在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以“人居天地间”开篇,点明人类的微小与天地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接着,“所遇皆我宅”和“视身又为客”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短暂性和漂泊感。

诗人并没有陷入悲观之中,而是通过“百年犹苦短,何况不满百”来表达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认为生命的宝贵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经历和体验。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消极,但也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生竟不死,有失因有得”两句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探讨。诗人认为,尽管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和死亡,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因为每一个瞬间都是独特的,都有其价值。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因为每一次的失去都伴随着新的收获。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存在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它启示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得失,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