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墅方黔突,东皋复结庐。
藏修为上策,覆坠戒前车。
瓜地锄成町,苔矶坐或渔。
种花须带土,断竹更开渠。
世俗高无比,林泉乐有馀。
傲风凉幕卷,掩月夜窗虚。
故步惟称独,清谈每起予。
习池存仿佛,蜀道免崎岖。
不见令相忆,那堪叹索居。
多烦谷口郑,道甫问何如。
【注释】黔突:山势陡峭,难以攀登。东皋:即东皋野。郑有孚:字子美,蜀人,曾官大理寺丞,与作者交好。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元丰八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时作者任汝州团练副使、汝州安置房州司马,陆宅之任河南府司录参军,而郑有孚则在成都任职,二人因志同道合结为好友。此诗即是他们友情的见证。
首联写两人相知甚深。西墅是主人的别墅,方黔突,指地势险峻;东皋是主人的另一处住所,复结庐,即重新建室。
颔联写对世事的担忧。藏修:修养德行,修身养性。覆坠:翻车坠落,喻指政治上的失误。前车:比喻过去的覆车之鉴。
颈联写田园生活的惬意。锄:除草。町:田间纵横交错的小道。渔:捕鱼。带土、开渠:意谓种植花草要带土移植,开渠引水。
尾联写远离尘嚣的乐趣。世俗:指官场俗务。高无比:形容世俗之高远。林泉:指山林和泉水,比喻清幽宁静的环境。乐有馀:乐趣无穷。傲风凉:意为享受风凉。幕卷:帐幕张开。掩月夜窗虚:意为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末联写自己志行高洁。故步:旧路,比喻自己的行为。称独:自我标榜。清谈:高谈阔论。每起:常提起。习池:即习水池,相传汉初张良在此隐居读书,后人于此筑池纪念。存仿佛:依稀可辨,指遗迹依稀可寻。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这里借指仕途。崎岖:道路不平。
此诗意在赞颂陆宅之、郑有孚等人的高洁情怀以及远离喧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情趣,同时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全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用词精炼,是一首优秀的酬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