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才名走卒知,樵夫下拜独何迟。
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闲忙只课诗。
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
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
注释:
司马才名走卒知,樵夫下拜独何迟。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闲忙只课诗。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
译文:
司马才名虽然才华横溢但只是个跑腿的,樵夫对他下跪显得有些晚;晚年喜欢谈论道理而不喜欢忙碌的事情,整天闲着却只教学生读诗。尚父曾在海边隐居过,管宁离开辽东已经很久了;如何才能像昌黎一样能言善辩,随心所欲地驾驭风云,如云龙般上下翻飞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陆羽(陆宅之)和晏如上人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这两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司马才名走卒知”,意在表达司马才名虽有着出众的才华,但只是一个小小的跑腿工作,说明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第二句“樵夫下拜独何迟”,则是描绘了一位樵夫对司马才名的深深敬意。他不仅在下拜,而且下拜的时间也比其他人晚,这表现出他对这位隐士深深的敬重之情。
第三、四句“暮年乐易惟谈道,终日闲忙只课诗”则是对两位隐士生活态度的描述。他们虽然已经年纪很大,但依然喜欢谈论道理,而不是忙于世俗之事。同时,他们的生活也并不轻松,而是需要通过教授学生来度过每一天。
第五、六句“尚父海滨归有在,管宁辽左去多时”则是对两位隐士过去生活的追述。尚父曾经在海边隐居过,而管宁则已经离开了辽东很久。
最后两句“如何得似昌黎语,变化云龙上下随”则是对两位隐士才能的赞美。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风云,如同云龙一般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这种能力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只有像昌黎那样的人才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