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飞上烂银盘,此夜清光到处看。
云絮逐风还片片,露珠垂叶正漙漙。
尊前香喷黄金鸭,空外笙来白玉鸾。
欲诣姮娥一问讯,只疑高处不胜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和情感。“碧天”句:形容中秋的月光如银色盘。“云絮”两句:形容秋夜的月色如云朵般飘渺。“尊前”句:形容月亮明亮如金色鸭,香气四溢。“空外”二句:描写月亮明亮,像白玉雕成的鸾鸟在天空中飞翔。“姮娥”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想与嫦娥相问讯。这一句是虚写。全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答案】
译文:碧天如盘,月光皎洁明亮如银。秋夜清光到处可见。云朵随风飘扬,如片片白絮。树叶上露珠滚动,如珠玉滚落。香喷喷的金鸭炉旁,有笙歌传来。天上的玉鸾飞来,好像在问候。我欲登高赏月,却怀疑高处不胜寒。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之夜,登上高楼观赏月景时所作。首句“碧天”二字总括了整个秋夜月景。第二句“此夜清光到处看”,点明了时间地点,说明是月明之夜。“处处”二字,既表明了月光普照大地,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清光到处”四字,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清光”指月光,是实写;“到处”是虚写,暗含了诗人的胸怀。“云絮”三句,写秋夜的月色如云朵般飘渺。“片片”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朦胧,又表现了诗人赏玩月色的神态。“露珠垂叶”四字,既写出了秋夜月光之亮,又表现了诗人欣赏月色的情态。“漙漙”二字,既写出了露珠的晶莹,又表现了诗人欣赏月色的情态。这四句诗,从不同方面描摹出了秋夜月色的特点,为下文写诗人的观感作铺垫。“尊前”二句,写明月的明亮,突出了月光的珍贵。“黄金”“白玉”二词,既烘托了月光的珍贵,又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喜爱之情。“欲诣姮娥一问讯”,写诗人登高赏月。“姮娥”,即月亮,传说中嫦娥的化身。“只疑”,是说诗人登高之后,不禁怀疑:高处不胜寒!“姮娥”二句是虚写。“欲诣姮娥一问讯”,写诗人登高赏月时的想象:他想要登楼向月亮发一声问讯。这一问讯的内容很丰富,它既可以是问嫦娥是否想念自己,也可以是对月亮表示赞美之意,还可以是表达对月亮的仰慕之情等。总之,这一问讯是诗人的心中所想。这一问讯的内容越丰富,就越显得诗人的心胸开阔。这一问讯的内容越是丰富、越是美好,就越能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欢乐和满足。因此,这一问讯是虚写。诗人用这一问讯,不仅使全诗充满了奇思幻想的色彩,而且使全诗洋溢着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