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无情已不饶,固宜甘分老衡茅。
德公退隐非要誉,元亮归来便息交。
花下酒壶还独酌,竹间茶臼问谁敲。
自知性似边韶懒,寄语时贤莫见嘲。

诗句

  1. 白发无情已不饶:描述诗人已经白发,但仍然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
  2. 固宜甘分老衡茅:表示诗人愿意在简陋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3. 德公退隐非要誉:德公指张九龄(字子寿),这里提到他退隐并不是为了获取名誉。
  4. 元亮归来便息交:元亮指陶渊明,这里提到陶渊明回到田园后就不再与世交往。
  5. 花下酒壶还独酌:在花下饮酒,独自品味。
  6. 竹间茶臼问谁敲:在竹林中,敲击茶臼的声音引起了思考或疑问。
  7. 自知性似边韶懒:自认为性格像古代的贤人,但并不勤于世事。
  8. 寄语时贤莫见嘲:告诉其他有才华的人不要嘲笑他的隐居生活。

译文

岁月不待人,我已白发苍苍,不再为外界所动摇,应当享受简朴的生活。
张九龄选择退隐并非为了追求名誉,而是因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陶渊明回归自然,远离尘嚣,不再与世交往,只与自然为伴。
在花下,我独自品尝美酒,感受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竹林中,敲击茶臼的声音引发了深思,或许是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自认为性格如古代贤人般恬淡,但不热衷于世事,只是享受当下的生活。
向其他有才华的人传达信息,告诉他们我这样的生活态度无需被嘲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诗人以“白发”、“安分”、“清高”等关键词描绘了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张九龄和陶渊明的描述,诗人也展现了对古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