鸐鵛湾头一草堂,绕墙桃李绕堤桑。
宽如五柳陶家宅,僻似百花工部庄。
雨洗春犁闲倚壁,风吹故纸乱堆床。
庞公虽道为农好,也欲教儿识数行。

耕读庄为俞原鲁 - 董纪

鸐鵛湾头一草堂,
绕墙桃李绕堤桑。
宽如五柳陶家宅,
僻似百花工部庄。
雨洗春犁闲倚壁,
风吹故纸乱堆床。
庞公虽道为农好,
也欲教儿识数行。

注释与赏析:

  1. 诗的注释
  • 鸐鵛湾头一草堂:鸐鵛湾头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此处有一座简易的草堂。
  • 绕墙桃李绕堤桑:形容草堂周围环境优美,四周环绕着桃树和桑树。
  • 宽如五柳陶家宅:比喻草堂宽敞舒适,如同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家一般。
  • 僻似百花工部庄:形容草堂虽然偏僻,但环境雅致,有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工部山庄。
  • 雨洗春犁闲倚壁:描述春天耕作后,诗人在墙壁上倚靠休息的情景。
  • 风吹故纸乱堆床:描绘风吹动散落在地上的书卷和纸张,形成了杂乱的场景。
  • 庞公虽道为农好:庞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农民政治家、思想家——庞统,这里借指董纪本人对农耕生活的喜好。
  • 也欲教儿识数行:表达董纪希望儿子能够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草堂周边自然环境的描绘(桃李、桑树、春犁),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象。
  • 草堂的比喻(宽如五柳陶家宅,僻似百花工部庄)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喜爱,还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 “雨洗春犁闲倚壁”和“风吹故纸乱堆床”两句,通过对比春耕后的宁静与劳作后的繁忙,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真实状态。
  • “庞公虽道为农好”反映了董纪对农耕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含了他对农民社会地位的思考。
  • 最后两句,“也欲教儿识数行”展现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即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耕读庄为俞原鲁》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风光和诗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明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风貌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董纪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